学前游戏论复习(多个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6.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运用间接的言语方式影响儿童的游戏

  6.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运用间接的言语方式影响儿童的游戏。 主要包括:建议、描述、询问、提问、重述、评论等。 建议:教师通过言语试探性的或协商性的要求或暗示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如“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

  询问:是指教师鼓励婴幼儿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如“怎么回事儿?” 评论:教师通过言语,自己或与儿童共同评论游戏中的儿童及行为,表扬和肯定正确的,也可以指出不足和建议。如“这个房子是你建的吗?线.联系幼儿园实际,谈谈教师对学前儿童游戏过程的现场指导应当把握的策略。 一、 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游戏指导是在游戏中对儿童施加的影响,这种影响从指导者的意图或意向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性质:

  1、 正向的,即通过指导促进或肯定儿童的某种行为; 2、负向的,即通过指导抑制或否定儿童的某种行为。 二、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教师在通过细致观察儿童的游戏并确定了指导的必要性之后,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指导儿童,包括: 1、以自身为媒介 2、以材料为媒介 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三、确定指导的时机

  儿童游戏活动开始时的兴趣和愿望的激发、启动,结束时的总结性评论,都是游戏指导的重要环节。

  1. 教师在班级中对儿童游戏的过程指导往往是以个别教育方式来进行,但必须立足于对全

  体儿童的游戏活动全面掌握和关注的基础之上,做到对个别儿童游戏的个别指导和对全体儿童游戏进行的一般性影响相结合;

  2. 教师是在照顾全体儿童的同时,注重对儿童个体的影响。教师应注意避免单一性集体指

  导和整齐划一的要求(特别是在集体形式的教学游戏开展中),同时又需注意指导范围不能局限于某几个儿童身上,特别是在儿童的自由自选的游戏开展中,做到对指导对象范围的科学、合理的把握。 五、把握好互动的节奏

  1. 节奏是有关速度的问题。在教师与学前儿童的互动过程中也存在着节奏问题。 2. 要把握好与儿童互动的节奏,要求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

  现儿童可能的兴趣与需要,不要仅仅从“我想怎么教”来设计活动;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敏感地觉察到儿童真正的兴趣、需要是什么,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

  1.向家长宣传和说明游戏的重要性,破除“游戏不同与学习的”传统观念; 2.家长应当民主的、平等的对待子女;

  4.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鼓励与支持儿童的独立游戏以及与伙伴的交往与游戏,培养儿童独立游戏的能力与兴趣,培养儿童和伙伴交往以及游戏的兴趣与能力。

  1.张老师在带领幼儿参观火车站时,介绍了火车、火车站、售票厅等事物,回去以后马上组织幼儿玩“火车站”的游戏,结果发现幼儿很没兴趣,游戏情节也很单调,只是进去摇动几下“车厢”,按了几下喇叭。第二次组织“火车站”游戏前,老师引导幼儿讨论了火车站上人们的活动及活动的意义,并亲自担任“火车站站长”,在游戏过程中以“站长”身份引导孩子们发展游戏情节,解决游戏中产生的矛盾。结果大家玩得非常投入,而且玩了很长时间。 试述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请你对比张老师两次组织“火车站”游戏的经历,运用角色游戏指导的原理分析第二次“火车站”游戏成功的原因。

  2.某幼儿园中班建构区,一个男孩(甲)在用软塑料块搭“大高楼”,另一个男孩(乙)在他旁边玩飞机。每当甲搭好了“大高楼”,乙的“飞机”就开过来撞倒了甲的“大高楼”。细心的王老师发现,乙的行为并没有引起甲的不悦,每当“大高楼”被撞倒后,甲就迅速地又搭起一座“高楼”,似乎在等待着乙的“飞机”的又一次到来。由此,王老师判断两个男孩正在非常默契地玩一种合作游戏,所以不但没有去干预,而是坐到甲的身旁,也拿软塑料块搭“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来搭一座不容易撞倒的大楼。”在老师的示范启发下,“高楼”越搭越结实,大家玩得津津有味。

  结合教师在学前儿童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策略的原理,分析王老师指导本次游戏的合理之处。

  3.在“航海”游戏分配角色时,大多数幼儿都想当“船长”,这时王老师让幼儿回想自己曾看到或听说过的有关航海的情况,告诉他们,除了船长之外,船上还有很多有趣的职业,如船长助理、船员、无线电话报务员、领航员等,他们肩负不同的任务。讨论后,大家觉得不同角色有不同的吸引力,在协商中完成了角色分配。游戏过程中,王老师发现“船长”主意多,会支配别人做事,但态度生硬,就以航海督察的身份提醒他说:“这个船长真能干,要是说话和气些,大家干活就更有劲了。”游戏结束时,教师进行了简短的评价,指出了游戏的不足之处,表扬了游戏中的高水平的表现。

  请结合角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的理论,分析王老师在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

  答: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教会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老师直接参加了游戏,扮演了角

  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并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对“船长”进行个别教育。 在幼儿角色游戏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水平,抓住游戏过程的主要环节,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组织和开展游戏,以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为前提进行科学指导。

  角色游戏的主题一般反映了儿童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主题应由儿童自己提出,不要由教师硬性规定。

  儿童玩角色游戏最关心的是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并以扮演角色、模仿角色的活动为满足。但在刚开始玩角色游戏时,儿童只是热衷于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明确自己所担任的角色,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帮助儿童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更好地模仿这一角色。

  观察儿童的游戏活动,了解儿童游戏的意图、能力及行为表现等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了解情况给儿童以帮助或指导。

  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是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任务之一。教师可直接参加儿童的游戏,扮演其中的角色,即以游戏者身份或角色身份进行指导(这种方法在第六章有详细阐述),从而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运用这种指导方法需注意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特点和水平灵活把握。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幼儿再做游戏的愿望 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是教师组织指导角色游戏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掌握结束游戏的恰当时机,即在儿童的游戏兴趣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

  4.幼儿园大班“娃娃家”区,一个男孩(爸爸)独自在“家”非常专注地用橡皮泥搓长条条,娃娃放在一边的小床上,门关着。陈老师认为“爸爸”没有积极的语言交流就是无所事事或“不务正业”,想把儿童引入其它活动。指导言行如下: 教师:(敲门)有人在家吗? 爸爸:什么人?(未放下手中活)

  教师:我是你们家客人,快开门。(没有具体身份) 爸爸:我很忙,你等会再来。

  爸爸:(无奈,放下手中橡皮泥,过来开门)请进,你自己喝茶。 教师:主人要给客人倒茶呀!

  爸爸:(想去搓橡皮泥,又不得已来倒茶,刚想过去) 教师:妈妈不在家,娃娃也没人管。 爸爸:我忙呢!娃娃让他睡会儿。

  请结合有关游戏的现场指导理论中,关于教师如何把握好师幼互动节奏的原理,指出陈老师指导中的不足之处。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11-14/5256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