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科技创新的未来】激发创新活力做好基础训练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央视网消息:近日,《论道》栏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先生,中国企业联合国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先生,就科技创新等相关话题进行了讨论

  央视网消息:近日,《论道》栏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先生,中国企业联合国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工信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先生,就科技创新等相关话题进行了讨论。

  科技创新最主要的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一种竞争,是人才的一种创新。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究竟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我们跟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主要在哪?专家们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王恩哥认为,差距很难用发表的论文去讲,甚至很难用一所大学拿了多少大奖去讲。他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所大学要维护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特别给青年的学生,不要放在一个浮躁的环境中。让他们安静,觉得在这人生最宝贵的阶段,最求知的这个阶段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鹜。另外一点,学生要有挑战精神。对于青年教师来讲,要处于一种激发的状态、总是不安的状态,这样的人一定会想办法表现自己。中国的大学跟国外的大学有很大的不同,很多方面,我们肩负的任务也蛮多。比如,北大每年招这么多的学生,但是如果你去想,中国的人口基数就这么大,那么多人渴望读书,所以我们确实肩负着很多。对中国大学的要求,似乎也比别的地方更加多一点。他希望社会要有耐心,要给他们留有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去追求这种教育的本质上的东西,追求研究上的本质上的东西。

  王恩哥说,中国现在比较好的大学、比较好的研究所,基本上都过了那种追求数量的阶段。但对于求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还是提倡要发表一篇文章的。特别是研究生,只有做学生的时候,导师才会认真改这篇文章,所以人要经过一个完整的训练,这个训练是永远缺少不了的,在他看来,这种训练,就是逐句逐句的改,改完了不行再回来。人生走过这么一段路,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要太去相信片面,论文多少与重大理论的提出依靠科学家和不同的创造时期。例如,1905年的爱因斯坦,大概一年时间发表过六篇文章,篇篇都是经典。有人分析说,那一年发表的五六篇文章,大概至少够他拿几个诺贝尔奖。

  龙永图以自己曾经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当院长的经历谈到自己的感触,他觉得要改变一些浮躁的现象。我们的学生也好、老师也好,主要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使他们真正的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地方。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keji/2019-05-16/10459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