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意识新实践|当代“鲁班”靠老规矩传承木匠手艺

来源:千龙网 浏览

小编: 徐永祥和搭档毛刚将自己的木工活搬进北京白塔寺会客厅,建立起“阜城劳作社”。图为徐永祥正在制作量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查甜甜摄 原标题:红墙意识新实践|阜城“鲁

徐永祥和搭档毛刚将自己的木工活搬进白塔寺会客厅,建立起“阜城劳作社”。图为徐永祥正在制作量尺。千龙网记者查甜甜摄

徐永祥和搭档毛刚将自己的木工活搬进北京白塔寺会客厅,建立起“阜城劳作社”。图为徐永祥正在制作量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查甜甜摄

 

原标题:红墙意识新实践|阜城“鲁班”按老规矩传承木匠手艺

文/千龙网记者查甜甜

“可能对于工匠而言,每件作品的铸造、淬炼、研磨都是同样专注,但我更希望,将作品背后的文化传递给你们,安于形,熔于意。”白墙上的一段话,仿佛这个业余工作间“创始人”的无声“告白”。

70岁的徐永祥是这间业余工作间的“创始人”之一,木工活是徐老爷子的业余爱好。

半年前,位于北京西城宫门口东岔81号的白塔寺会客厅走进居民的视野,以“共享”理念打造的会客厅,陆陆续续汇聚起巧手编织社、安平伙食社、春晖缝补社、文笔社等多个“兴趣小组”。

徐老爷子和搭档毛刚也将自己的木工活搬进会客厅,建立起“阜城劳作社”。

走进会客厅二层的劳作社,中间巨大的木质方桌是徐老爷子的工作台,四周则是琳琅满目的工具、木材以及制作完成的老物件。

徐老爷子手中正在忙活着一把未完成的木质三角量尺,“以前传统木匠做活时需要用到的量具,全部都是由木材做成,不用一颗螺丝。”

此刻徐老爷子的话语带着几分喜悦,指着三角量尺的连接处,正是他刚刚完成的最关键的一步,用卯榫将量尺固定起来。徐老爷子解释,“相当于现在钉子或者螺丝的作用,传统的物件上不使用钉子,都是利用卯榫加固物件。”

在搭档毛刚看来,量具的制作非常考验“功力”。三角量具的每块木板薄度要完全一致,不能有丝毫误差,而且还需要将木头打磨成钉子一样细用于量尺固定。

“三分手艺,七分家伙。”恪守传统的徐老爷子拿起手边制作完成的木匠工具刨子,“角度好的刨子,木匠活不费力而且做出来的东西好看。”

徐老爷子口中最多的词是“规矩”,“琢磨出其中的一些规矩,按照老规矩把它传承下来。”老爷子的认真劲儿,让人联想到木匠鼻祖鲁班。

徐老爷子从传统木工刚刚开始式微时,便开始关注思考如何保留住这门老手艺。

“已经制作收藏了上百件。”徐老爷子告诉记者,20年来,他收藏了各式各样的传统木匠工具,并将这些家伙研究透彻,在制作和研究中保留下这些传统的技艺手法。

“现在年轻人很少有人见过这些传统的木匠工具。”这个共享会客厅里,徐老爷子希望将这些收藏的老物件都拿出来和年轻人分享,让年轻人认识这些老祖宗的东西。劳作社开设至今,已有几十个社员和志愿者参与其中,观摩学习。

在徐永祥心里,这些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劳作社里,他用行动留住这些可能失传的传统文化,用一件一件的工具“复活”传统木匠。

在白塔寺会客厅里,有不少街坊们捐来的老物件儿,而会客厅内古朴的家具和摆件也出自徐老爷子的劳作社。街坊邻居常常将自家的老家具拿到会客厅让徐老爷子帮着修补,板凳、摇床、案板……不少老家具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可以为之修补的工匠。

徐老爷子的搭档毛刚家住海淀区,劳作社对毛刚的吸引概括成一个词——“共享共乐”。在毛刚看来,作为业余爱好,不仅发挥余热,还提高了生活的乐趣,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将老祖宗好的东西传承下来向外传播。

“每天将各种想法融入到这些木材当中。”木质的摆钟、书签、发钗……各种精致小巧的木质小物件都出自毛刚之手。

红墙边这座白塔寺会客厅也仿佛是一个时光穿梭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供销社风格装饰的柜台里,陈设着各种难得一见的老物件,蛤蜊油、雪花膏、台秤……

2

徐永祥和搭档毛刚将自己的木工活搬进白塔寺会客厅,建立起“阜城劳作社”。图为徐永祥正在制作量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耿子叶摄

5U1A1541

徐永祥和搭档毛刚将自己的木工活搬进白塔寺会客厅,建立起“阜城劳作社”。图为徐永祥正在制作量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耿子叶摄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shehui/2018-04-25/457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