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假整改”敷衍环保督查:须严查背后利益链

来源:光明论综合 于平 浏览

小编: 原标题:“假装整改”敷衍环保督查,须严查背后利益链丨光明时评顶着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也要保护污染企业,用“假装整改”帮助企业逃避环保监管,风险不可谓不大,但其中的利益更大。于平丨

原标题:“假装整改”敷衍环保督查,须严查背后利益链丨光明时评

顶着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也要保护污染企业,用“假装整改”帮助企业逃避环保监管,风险不可谓不大,但其中的利益更大。

于平丨媒体评论员

近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各省的“回头看”,发现了一系列敷衍整改的问题。典型的如云南省昭通市在两年前的督察中被发现缺乏规范的垃圾填埋场,全市垃圾污染问题突出。但两年后,当地垃圾污染依旧,政府承诺的整改措施均未能如期实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16年民众举报诚德镍业有限公司将200万吨冶炼废渣堆填在港口,当地政府两年来多次约谈涉事企业,但都不痛不痒,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在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中,生态环境部也发现,在地方治污中存在大量排查不彻底,整改不到位等问题,涉及企业达193家,占到1544家受检查企业的12.5%。

#铁山港码头冶炼废渣堆存,填海面积增加(左为2016年6月卫片,右为2018年5月卫片)#

环保督察揭开污染的盖子,本指望地方政府能知耻而后勇,在治污上有所作为。谁曾料想,有些地方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在督察组点名曝光后,依然阳奉阴违,试图通过“假装整改”蒙混过关。但这些地方低估了民众监督的力量,低估了督察组“回头看”的决心。

那么,在强大的环保压力下,为何一些地方政府依然胆敢与污染企业同流合污?在屡屡曝出的行政不作为背后,是什么在作祟?

这首先暴露了一些地方主政官员缺乏危机感、紧迫感,在推进治污的工作上不严不实。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尽管垃圾污染威胁近在眼前,但是当地政府的动作一直慢吞吞。针对昭通市垃圾处理站将生活垃圾运到矿坑倾倒的问题,民众多次向昭阳区政府和市建设局反映,但有关地方和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一直没有结果。此外,当地的焚烧发电项目至今尚未开工,水泥窑协同处置直至2018年5月21日督察组进驻前才正式启动实施。

现实中,一些地方官员都把铁腕治污挂在嘴边,大会讲、小会说,实际工作中却不以为然。此前,中央环保督察组曾多次点出此问题。比如:河南省不少干部还存在诸如短期内牺牲环境换取增长不可避免,大气污染严重主要受地形、降水、风力等外部条件影响等认识上的错误和偏差;云南省一些地方领导认为云南生态环境基础好,环境容量大,有点污染无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明显。正是因为有这些地方主政官员的默许纵容,“假装治污”“假装整改”才会大行其道。

而这,更暴露出了污染背后强大的利益链。顶着中央环保督察压力也要保护污染企业,用“假装整改”帮助企业逃避环保监管,风险不可谓不大,但其中的利益更大。一来,污染企业是地方纳税大户,是GDP增长的功臣,官员难免投鼠忌器。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韦韬近日就坦诚,玉林市对于整改工作决心不够、力度不足,没有狠抓企业的污染治理执法,“对于部分应该追责的官员有所袒护,认为引进企业不容易,追责过程中心慈手软。”

#黑色矿热炉渣遍布铁山港码头填海区#

二来,一些地方的基层执法部门及其官员,与污染企业已经结为利益共同体。今年4月曝光的山西省三维集团的违法排污案中,村民多次举报被压制,村干部替污染企业充当打手,环保局副局长竟称当地村民“活该!”最近曝光的湖南省某药企超标污水偷排湘江的事件中,涉事药企根本没有环评手续,但当地官员公开撒谎,称“该厂通过了环评审批”。这些积极充当污染企业马前卒的地方官员,恐怕难逃权力寻租的嫌疑。

“假装整改”绝非小事。无论是因官员的主观漠视,还是为利益所诱,都可能涉及要么是失职渎职,要么是腐败交易的职务犯罪。因此,对于“假装整改”的问题,不能止于点名曝光和行政处分,这些被曝光的“假装整改”个案,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封封“举报信”,检察机关应当顺藤摸瓜,对于背后的利益链一查到底。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shehui/2018-06-14/1004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