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宏:“‘手机瘾’药方”值得一试

来源:陕西新闻网 周志宏 浏览

小编: 针对玩手机成瘾的现象,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面向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制定手机管理办法,为“小手机瘾”开出了药方。(北京晚报11月13日)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已经全面走入人

  针对玩手机成瘾的现象,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面向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制定手机管理办法,为“小手机瘾”开出了药方。(北京晚报11月13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已经全面走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如今,软件技术、硬件技术以及互联网运用技术的不断创新,手机功能已经从最早的通信功能,演变为娱乐、办公、生活等多功能终端。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学生,都很难离开手机。

对中小学生而言,老师布置作业,用手机;同学间讨论交流,用手机;查阅资料,用手机;学习中遇到难题,第一反应还是找手机。这似乎已经成了若干学生的学习常态,以致不少学生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如何防治中小学生的“手机依赖症”?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举措都是绞尽脑汁在“堵”。有收缴的、有砸坏的、有丢下水的,如此等等,试图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孰料结果并不理想,相反,还制造出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手机虽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能放任自流。现实提醒人们,全面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显然不可能,也不现实。还是得从根本上寻求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法,实行堵疏结合,管理好学生使用手机,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据报道,早在2015年,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班主任老师吕晶就自主发起了《手机依赖的现状、成因及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与学校心理组一起寻求防治学生“手机依赖症”的良方。之后,该校颁布了《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管理办法》,并在当时的初一年级及初二(1)班进行了试验。2017年,该校向海淀区教科院申报《新时期学生手机媒介自律行为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获批,并开展了3轮调查问卷。通过了解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频率、时长和用途等。他们发现,未能积极参加班校活动、家庭关注不足、交际面窄等成为学生手机依赖的主要原因。于是,他们号召各班在开学初制定学期班会计划,丰富班级活动。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手机使用从他律到自律”的专项治理工作:一方面,制定班级手机使用公约,实施民主监督,学生、家长、班主任签订手机使用“三方协议”。另一方面,每班配齐一个手机收纳盒。与此同时,针对“手机使用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该校又进行深度探究。他们发现,日常使用手机低于2小时的学生学习成绩均为前50%;全班约74.2%的学生都希望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能少于实际使用的时间。对此,他们从生涯规划入手,让学生以“诗和远方”为目标,自我规划实施路径和日程安排。以生活计划表促进学生自主自律”;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从心理学角度也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戒瘾”办法。让学生将自己近期、远期的目标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同时制定任务单,将目标“可视化”、“具象化”。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治理手机使用的组合拳下,学生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人机’和谐共处的生态。”

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如何防治中小学生的“手机依赖症”?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制定手机使用公约,以时间管理促进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值得拿来一试。

诚然,“‘手机瘾’药方”虽好,但毕竟不是“仙丹”,不可能一下子适应所有学校的所有“手机依赖症”患者。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携起手来,密切配合,综合施策,辅之以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因”,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诊治”措施。比如,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时,须认真把握好将手机作为辅助工具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区别,以免本末倒置;比如,家长也应该进行自我反省,在监管孩子使用手机的同时,自己该如何以“身教”教育和影响孩子,为孩子作个好的样子,如此等等。

在试用“‘手机瘾’药方”的同时,人们期待有更多更好更有效的诊治“手机依赖症”的良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机和谐共处,有效疏解正在蔓延的学生“手机依赖症”,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周志宏)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shehui/2018-11-15/5338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