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男权主义的影响“剩女”现象产生的原因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由于两性差异,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主义现今依存,社会上仍是由男性掌握着话语权,显示着我国尚未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由于两性差异,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主义现今依存,社会上仍是由男性掌握着话语权,显示着我国尚未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剩女”现象除了女性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和影响。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落后,社会生产的发展完全依靠体力劳动,生理上的优势决定了男性比女性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价值。男性因具有养家能力,逐渐成为家庭权利的掌控者,社会中以男性的标准来衡量女性,男尊女卑的观念也随之产生。封建社会中一家之主就是父亲,因此这种制度被称为“父权制”。

  “话语”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谁掌握了话语权,就可以将自己的意志传播到社会中,使大众认识接受,以此获得社会地位。女性在父权制度中一直处在不利且低下的位置,话语权自然是属于男性的。生活在男性话语权威下的女性,被规定了的男主女从和男尊女卑的关系所影响,逐步成为丧失了话语权的失语人群。由此可以看出,在父权制社会基于男权主义影响,女性始终生活在男人的权力和意志下。

  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相比以前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两性差异的存在,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受根深蒂固的传统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社会舆论被掌握话语权的媒体所引导,在一定意义上宣扬男性的权威。对女性单身问题上划下一条明确的界限,即女性结婚是正常的行为,不结婚则是不正常的越轨行为。在这种男权本位思想影响下,社会中渲染的悲观氛围,将大龄单身女性笼罩其中,并给她们贴了“剩女”标签,使其变成了“异类”。“剩女”即在挑选过后被剩下的女性,意味着在男女择偶过程中并不是对等的双向选择,而是女性成为了被挑选的对象。这种充满歧视的思想和言论为男性权威所操控,给“剩女”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承认了男性的主导地位,否定了女性的自由和价值。

  在我国现代社会,受父权制影响的家长制作风广泛存在于大多数家庭中。拥有家庭话语权的一家之主,在女儿的择偶过程中加以干涉,即使女儿已经成为“剩女”,也绝不让她们“下嫁”。因此,享有择偶自由的女性由于家庭原因,也不一定能够自由择偶,只是拥有相对的择偶自由的权利。她们寻找的伴侣,不仅要让自己接受,同时也要符合家长的条件。男权主义依旧以多种形式存在,在男女择偶过程中发挥作用。男性受传统思想影响,虽然淡化了以往的压迫者形象,但是却加强了保护者的姿态,被视为家庭的靠山。他们想要的是能够安心持家,以他们为主心骨没有多少主见的女性,对综合素质高的女性有驾驭不了的感觉,很难接受女性比自己还强势。女性的择偶思想也同样受到影响,希望另一半可以让自己依靠,不愿接受“阴盛阳衰”的婚姻格局。于是,那些知识水平高、经济条件好的女性成了“剩女”群体中的主力军。

  从古至今,女性的角色往往是与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清朝《教女遗规》中规定:“夫在家为女,出嫁为妇,生子为母,有贤女然后有贤妇,有贤妇然后有贤母。”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不外乎是女儿、妻子、儿媳、母亲四种,但是在家庭领域中应该是主角的女性,仍然处在从属地位,即“第二性”。“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意味着更重要的外部事务是由男性处理的,女性只负责活动空间较小的家庭内部的事务。如此一来,男性就被视为养家者,女性是被养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降低,并且因为被养必须接受男性的意志。因此,女性成为了男性的命令执行者,很难提出自己的意见。重大的决定通常都是相关家庭外部的,男性做出的决定,不论是否损及女性自身的利益,她们都得被迫接受并按之去做。

  长此以往,处在被动地位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个体性被漠视,权益被牺牲,地位被践踏。她们“为了丈夫的发展、儿女的成长、老人的安康而牺牲自己的青春、爱好、理想、时间、精力等女性所有能够付出的东西。女性的这种牺牲虽然受到赞扬,但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角色期待完全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从男性的角度审视女性,对她们赋予了太多的要求。在处理家庭与事业关系方面,男性追求事业忽视家庭会被评价为“有事业心”,事业家庭两者能够兼顾则会被称赞“新好男人”;反之,女性能够家庭工作兼顾是应该的,如果没有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就要受到很多指责。

  在婚姻道德观方面,女性违背了婚姻道德所付出的代价,往往要比男性大得多,即使婚姻破裂后双方各自组成家庭,女性所受的非议也比男性多。对男女的双重标准足以说明社会中性别的实际不平等,家庭中女性承受的家庭重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给“剩女”在心理上造成了对婚姻的抵触和不安全感。在传统观念影响下,作为从属地位的女性是必须要有妻子、母亲这些社会角色的。尽管大部分“剩女”是有嫁人生子的意愿,但是她们只要还单身未嫁,仍然被认为是违背了主流,对她们应有的社会角色做出了挑战。随之而来的是,“剩女”成为了被大众随意谈论、被传统思想讨伐的对象。因为两性的不平等,男性大龄未婚虽有“剩男”的说法,但议论者少,而“剩女”则被扩大为一种现象被社会广泛关注。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shehui/2019-01-15/9750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