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如何理解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和娱乐化?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展开全部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之下的媒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大幅上升,最后则发展到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众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而将名人趣事及各种有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灾害事件、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官兵捉强盗和两性关系成了每天新闻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题材。

  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具有多种功能,尽管有一部分新闻可以因其趣味性的内容而产生一定的娱乐效应,但并不能因此将新闻的主要功能定位为娱乐工具。新闻娱乐化做法夸大了新闻的娱乐功能,为了追求刺激将新闻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非传播交流信息的工具,实质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在当前人们对娱乐需求膨胀的背景下,传播者应将大众媒体的娱乐功能更多地体现在适合的传播形式上,如电视游戏节目、报刊娱乐版等。若让新闻这一传播形式过多地承载媒体的娱乐功能,必将损害新闻的基本传播特性,造成新闻传播形式与功能的错位。新闻面对的是大众,如果纯粹地为了追求娱乐效果,任色情、丑闻充斥媒体,媒体的教育功能也就无从谈起。

  大众文化时代,需要通俗的新闻,通俗的报纸,通俗的传媒,但是我们要看到,通俗与庸俗之间只有一纸之隔,一捅即破,新闻娱乐化不是庸俗化更不是低俗化。面对市场竞争,为了争取受众的最大化,首先要尊重受众的消费心理,在内容选择上要选取大多数人感兴趣的东西。哪些是最大多数受众,记者感兴趣的新闻呢?2000年我国城市社会接受大众传媒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反映群众的呼声、客观地报道新闻发生的重大事件、帮助人民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帮助人们实现舆论监督分别成为媒介报道题材中受众需求的热点。这样的需求热点并不娱乐,既无名人趣事,也无花边新闻,但是它同样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我们讲平民化的视角,是要放弃传播者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以增强可视性。在讲娱乐化的时候,则必须尊重新闻基本规律。遵守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不夸大,不缩小,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故事化和娱乐化已是老生常谈,四川卫视“新闻连连看”(以下简称“连连看”)却将新闻彻底走向故事和娱乐。

  “连连看”在新闻竞争同质化,民生新闻和娱乐新闻崛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该栏目自称是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之后的“第三种新闻”,扯起“新闻连连看、看完就吃饭”的口号,揣着“新闻人物化、人物故事化”的理念,抛却新闻的时效性卖点,专事挖掘趣闻轶事,以此打造核心竞争力,抢滩四川新闻市场。

  窥一斑而知全豹。笔者试图从“连连看”的新闻本体着眼,探讨当下电视新闻节目“彻底故事化”的创新手段与竞争劣势。

  市场竞争有一个基本法则,就是瞄准特定受众,进行市场细分,实施差异化战略,以图进入并占领市场。“连连看”从时间上寻找播出空当,从新闻表现形式上进行“创造性模仿”,在播出之初“炸开”一片市场空地,迅速成长为一棵大树。

  空当:锁定播出时间差。据不完全统计,90%的省级卫视播出新闻顺序为: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播出本省新闻,之前多为儿童时段或娱乐时段。

  按照国内受众的生活状态和习惯,电视通常在下午6点后开始预热、卡位,抢占收视人群。因此,电视无不看重这一时段,国内卫视并不鲜见:湖南卫视的“娱乐无极限”吸引年轻人眼球;重庆卫视的方言剧节目形态“生活麻辣烫”占领地方受众,都取得不错的收视效果。奉行娱乐化的“连连看”也看上了这一时段,大胆将新闻栏目的开播放在18∶35分。如此既在时间上卡准位,又避免了新闻联播之后,受众对新闻类节目的“审美疲劳”。

  “变脸”:新闻彻底故事化和娱乐化。——主持人和记者出镜。她们或年轻靓丽,或轻松活泼,旁白、音乐、表演手段穿插其中,极尽搞笑逗乐之能事,出境频率甚至远远大于新闻事件本身。《老爷车驶入成都》新闻中,记者干脆充当演员,以不同打扮、不同身份开着老爷车兜风体验,对老爷车本身的信息介绍几近忽略不计。

  ——各种时尚元素被综合运用于新闻。以前,作为硬信息的新闻,很难想像其播报背景音乐是摇滚、街舞、卡通、无厘头电视剧镜头剪辑等,但此种现象在“连连看”中比比皆是,已经成为常规元素,甚至会出现类似于“馒头”的解说风格。

  ——镜头语言突破常规。“连连看”中的部分镜头风格一改新闻播报的平稳性,大胆采用分镜头,镜头晃来晃去、游移不定,路线呈不规则运动轨迹,镜头焦点也随着距离的远近而不停地推拉摇移,此种镜头风格,甚至纯粹娱乐新闻都不常采用。

  ——人为拉长新闻长度。新闻事实是线性发展,且有特定时间刻度的,但“连连看”的新闻由于过多元素的融入,以及可以娱乐化所造成的抑扬顿挫的播报风格,造成播音速度仅仅是正常播音的一半,最终使每条新闻的长度都在3分钟左右。25分钟的节目,其容量保持在6——8条。世界媒体实验室

  竞争哲学中有所谓“强势中的弱势、弱势中的强势”,“连连看”作为一档新闻节目,其新颖的制作手法和多维元素的组合,以及轻松活泼的形式,虽然快速拉进了同受众之间的距离,但其弱势也正存在于此。

  形式虽好,容易审美疲劳。悠扬的流行歌曲,诙谐的画面组接,埋头苦读的考研学子,寒风呼啸的教室外景,几乎没有什么解说……这是“连连看”中关于考研的3分钟新闻。新闻节目讲究艺术表现和审美无可厚非,尤其在受众需求不断变动,受众对节目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电视节目也应该考虑观众对节目的接受程度,否则,再好的内容没有合适的表现形式也会损害节目的表现力。

  物极必反。刻意追求表现形式,让形式远远超过内容的做法并不足取,会淹没本来的信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并没有花哨的美丽包装,但每天7点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已经成为很多人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主要是其提供了认知外部世界环境的信息,内容饱满而厚重。“连连看”因华丽的外表而在进入市场的时候一炮走红,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或许也是其致命的弱点。该部门内部人士说从5月份开始,找群众演员“摆拍”的搞笑“新闻”不会再拍,应该是对此的一种印证。

  毕竟,作为一档新闻节目,起点和终点都应当是“新闻”。“内容为王”的新闻理念,依然值得借鉴和重视。

  信息虽长,缺乏有效解读。“文翁书院”的新闻,以中国古典乐曲作为上下课铃声,每周开两节国学课,的确很新鲜,对于传统学校来说也很有挑战性,也同国学兴起的大背景相关,很有做头。但在“连连看”中,节目仅仅表现了学生和校长对这一举措的单方面意见,没有质疑、询问和悬念,仅停留在新闻现象这一表现上,而不是纵深挖掘,多角度多方面地拓展。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为你推荐: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yule/2020-01-20/18889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