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传递军情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少快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展开全部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 20 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 300 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 400 里、600 里、最快达到 800 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

  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按唐政府官方规定普通驿马要求一天行 180 里左右,最快的则要求日驰 600 里。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 天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当时的传递速度就达到了每天 500 里。据载,南北朝的北周宣帝,在洛阳招摇过市,亲自乘御驿马,日行 300 里。看来,唐朝的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 500 里,那无疑用的马是御马级别,难怪如此神速。唐代的—尺合现在 0.303m,一里合 454.2m,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八百里加急快得不能再快,也要两天时间。

  所谓八百里加急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特急件,不同的级别马匹也不同,在这当中不换马,每到一站换一次,人的吃喝全在马上,当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基本上是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送信人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因此,非到万不得已(这当中最多的是边关告急、大规模的聚众造反)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本回答由网友推荐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

  展开全部我国邮驿历史长达3000 多年。元王朝由于疆域辽阔,为发展交通,强化了驿站制度。明代开通了通往全国的干线驿路。清朝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

  驿站的设置也是经过科学设计的,一般每隔 20 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 300 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 400 里、600 里、最快达到 800 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专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

  那么,驿文的传递到底有多快?按唐朝官方规定普通驿马要求一天行 180 里左右,最快的则要求日驰 600 里。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 天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当时的传递速度就达到了每天 500 里。

  按照当时的条件,能日驰600里就算是特快件了,因为人与马的体能是有一定极限,突破了会死人的。但是,如遇紧急情况,也会“八百里加急”。当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基本上是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送信人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因此,非到万不得已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19-07-18/12188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头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