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驾游、懂美食、发明打字机……坐拥三大朋友圈的林语堂不愧“斜杆文人”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说起摩登海派文人的代表,作家林语堂是标杆性人物之一

  说起摩登海派文人的代表,作家林语堂是标杆性人物之一。在1930年代上海,林语堂就有三大交友圈:不说英语的华人朋友(鲁迅、郁达夫及论语派文人)、说英语的华人朋友(《中国评论》周报、《 天下》月刊和《西风》杂志的文人)、说英语的洋人朋友(史沫特莱、赛珍珠及其他国际友人等)。

  “中英双语、穿越华洋”的三大朋友圈对林语堂的创作治学有哪些影响?为当下跨文化交际带来何种启示?新近出版的《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引用第一手中英文资料,对林语堂交友圈互动进行深入剖析,揭示林氏文学文化实践之跨语性、跨界性,为上海历史研究添砖加瓦。日前在上海举办的陆家嘴读书会上,林语堂传记作者、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钱锁桥,与学者许纪霖、周武教授围谈。

  “林语堂更适合21世纪,适合我们当代的生活。”钱锁桥谈到,林语堂最大的嗜好是钓鱼,他早就会自驾游,喜欢吃、看夜景,讲美食,精通中国文化的烹饪艺术。他也喜欢现代科技文明的一些小玩意,比如林语堂自己发明了一个打字机,在当时就相当于发明一个电脑的概念。《远景》一文中,林语堂曾幻想2004年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一部口袋电话,在世界各处都可以通话,这么看来,林语堂可能是中国华人中第一个预测未来生活到处有手机的图景。

  钱锁桥多年来致力研究林语堂,包括他如何成功地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探讨林语堂跨文化交流的一生以及他的思想遗产。在他看来,林语堂和鲁迅、胡适都不一样,非常侧重讲中国文化怎样实现现代化。

  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的山村,自十岁时离开故土,毕其一生,辗转旅寄。在国内,考究语言,创办报刊,为当时文坛一开“幽默”新风;在国外,针砭时事,引介东方,以独有见地诠释“吾国与吾民”。1911年至1915年,他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打下坚实的英文功底,被钱锁桥称为“本土留学”;1927年至1936年在上海开展文化活动,可以说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文化活动都是双语跨界的,代表了彼时真正的上海潮流。

  周武谈到,“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林语堂的人生写照。他幽默闲逸、个性别致的文笔,不但深受国人的喜爱,更少有地在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博得英语世界的青睐。穿梭中美两国之间的林语堂,其跨文化的心路历程,反映出一段深远而丰富的知识思想交涉史,亦体现了他对世界现代文明的批评与探索。“林语堂在圣约翰大学的五年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把他从福建小山村带到了大都会上海,上海又把他推向世界。西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林语堂独特的思想,促使他更努力地去了解中国文化,记录中国的文化事件。”

  1941年林语堂(右起第三位)一行在重庆躲避日机空袭,左起第三位是林语堂长女林如斯

  “林语堂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人物,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的评论曾一度走向负面化,但林语堂在这种情形下,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并且得到了相当的尊重和认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周武说,林语堂有颇长时间都旅居国外,国内研究资料不够完整,不足以深度研究林语堂,而钱锁桥的这本新书广泛涉及海外资料,为林语堂研究提供了新的解读维度。

  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笔路延绵,跋涉文山史海,溯沿思想轨迹,寻绎其生平,藉以重新发现不仅仅是作为文学家的林语堂,更欲还原出兼批评家、哲学家、思想家等多重身份的林语堂。

  鲁迅、胡适、林语堂等文人的精神遗产,无疑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知识思想资源。在许纪霖看来,林语堂是“海式自由派”,他的特点是独立,自由,宽容。“林语堂的独立,体现在对事物总是持批评的态度,看到自己不满的地方就会站起来说话;林语堂曾说他最欣赏的是浪人,以为读大学就是要自由地读书,而他身上也有一种自由的气质;林语堂在上海有三个交友圈,绝不拉帮结派则是他为人宽容的表现。”

  许纪霖评价,在林语堂的身上,有一种贵族兼平民的气质——既有贵族的一面,和邵洵美等人关系很好,但又不喜欢西装领带,更爱长袍马褂的自由打扮,吃街角的小酒馆;虽出没十里洋场摩登上海,不失平民底色,这也是林语堂可爱的地方。“他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懂得世俗,却不庸俗。”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keji/2019-04-21/9587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