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就业率和高薪资的财大哪家强?全国财经类大学内部鄙视链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长期以来,财经类院校作为专业性大学,在各类全国高校排行榜中排名一直比较低,经常看见某财、某贸居然排到了五十名开外

  长期以来,财经类院校作为专业性大学,在各类全国高校排行榜中排名一直比较低,经常看见某财、某贸居然排到了五十名开外。

  此时财经学子的内心是崩溃的,反应是这样的:What?! XX大学都比我们排名靠前?当年我保底都看不上这个!!

  2019年中国财经大学排名刚刚出炉,一众财经学生跻蹧不堪,纵观朋友圈里面上财、央财、对外经贸、西财的众多好友曾经转发的鸡汤,得出来一个共同点:

  在2019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正式发布的大学评价报告中,中南财此次打破“老二”魔咒,超越上财,荣登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榜首。

  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是与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及遴选标准、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吻合度最高的第三方大学评价领先品牌。

  从排名榜可以看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六星级的优势,不仅跻身2019年中国财经类大学第一方阵,更是挺进了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行列。

  而反观以“老牌财经强校”著称的中央财经大学,却屈居第五,多少显得有些落寞。

  同时,教育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也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在评估的财经类高校中,中南财经大学的学科数总分达11分,也是非常的高。不过,如果论A类学科数的数量,则还是对外经贸大学、上财、东北财大领先。

  综合大学总爱嘲笑财经类大学太功利,但是,财经大学看不上综合大学的就业率低呀。

  毕竟,如果只看薪资水平,排名第一的上财已经碾压众多985,薪资仅次于清华。

  从前财大BBS还在的时候,最热门的板块永远是求职招聘板,大二开始实习就蔚然成风,翘课实习很常见,到了大三,更是变成了全民实习的阶段,连带如何选课排课也成了一门学问,如何应对一周三天甚至四天的实习,可是愁坏了多少人。

  央财的应用经济学连续十多年保持优势,以A+的成绩坐实了双一流学科,是财经类大学里的学术派。

  理论经济学有所提升,工商管理和统计学尚可。总体而言比较偏科,经济学强,管理学较强。

  央财里学霸多,社团达人多,在某一方面有造诣的人多,身边的人都非常优秀,身边的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去年从央财毕业的Maggie说,“我承认中财是有些功利。但是,提早对人生进行规划,难道不是一种优点吗?”

  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在经、管、(外)文、法等专业上全面开花,是所有同类院校中亮点最多院校。

  相对于2013年学科评估成绩止跌回升,但现阶段与上海财经、中央财经仍有小幅差距。不过,外经贸真的是一座有情怀,有深度,有广度,能学会玩的学校。

  高中最好的一个朋友就是在贸大念的本科,最烦的一件事就是被问:“你考的哪个学校?”说到贸大的学风,她表示:“贸大根本就没有学风嘛哈哈哈!我们又不做学术研究……”

  选课不是一般的自由,大学四年修满学分即可(私心认为是坑爹的选课系统根本选不到课,所以才特别自由);

  和其他财经校一样,功利也是中南财经政法的代名词;不过,和其他校略有不同的是,作为四大财经院校之一,中南财的学子似乎更为低调,务实不好高骛远。

  见过top10的学生,觉得天之骄子,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中南财的学生其实普遍认为学校仅仅是211而已,所以找工作也好,做工作也罢,不会觉得自身了不起,自大骄人,但是也不自卑。

  一位中南财人曾如此评价:中南财大或许是学术和科研大佬的噩梦,但却适合有梦想的人去一展宏图。

  考证热,功利化。这六个字在“央财就读体验”“在上财就读体验”的问题下面也是关键性字眼。

  进西财的书店,不过就是银行从业、证券从业、cpa等书籍资料。这时候西财的学生都会叹息一句“这学校真是功利,我也买本报个名吧”……

  “我财和电科有点像,都是本科中的高职高专,少了川大的那种大气,有种‘我别的不会但我金融/会计/保险很牛啊有没有的’专业技工气质。”

  有着优质的校友资源支持,以及校园里“实用主义”的学风,加上本来就身处金融、投资等大佬圈子,财经类学校,拥有着让其他专业艳羡的就业率及薪资。

  央财同学表示:“央财在国内招聘时,第一梯队的学校是清北复交,第二梯队是上财、央财和人大。”

  贸大同学表示:“每年毕业的时候四大等外企恨不得拿卡车来拉贸大人。是的,各大外企、牛逼国企、金融单位的群面现场上,你都能看到贸大本科牛人们砍瓜切菜一样碾压那些所谓名校的研究生们。”

  中南财大校友表示:“我们财大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财经第二,因为自己心里清楚,学校不能代表个人,找工作完全凭自己本事,财大也照样能PK掉海龟北大清华的,做好自己,给母校增光,若干年后成为杰出校友,回来给母校捐点钱才是硬道理。”

  没办法,这是一所专科类学校(真讨厌这个描述),它有自己本身固有的性质,人文气息在这里不可能长存,我想这也是所有财经类学校既死又活的地方。

  但你会发现这里有学生自主经营的超市,独立创办的广告公司,还有那些西装革履、逻辑缜密,让其他学校竞争对手闻风丧胆的求职者。

  其实,对于所有的财经类学校,都是如此。如果说学校是座象牙塔,那么财经类大学应该是介于社会与象牙塔之间的。

  他们把大学当跳板,从进校门开始就确定好了求职目标。当大部分人大三才开始找实习的时候,他们手里可能已经有数家500强实习经历。秋招?春招?不好意思,我已经拿好了return offer。

  学校之间那些差距其实很渺小。而那些特别出类拔萃的精英们,早就不是自己的学校可以定义他们的。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caijing/2019-01-20/10124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