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意义世界”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但从教育分析的角度看,校园欺凌行为,很大程度上与施暴者人生意义感的缺失或偏差有关

  但从教育分析的角度看,校园欺凌行为,很大程度上与施暴者人生意义感的缺失或偏差有关。但这对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学生不一定适用。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会从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意义教育中,得到关于自身工作意义的良多启发。

  我市是教育大市,在校学生众多。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也很复杂。其中,如何教会学生“有意义”地学习生活,就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教育问题,甚至是教育问题中的中心问题。

  所谓“意义”,指的是存在和行为的理由和根据。人生的意义,就是人生在世的理据。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社会的不同环境,对人生意义的具体理解可能不同。但无论如何,他的人生都必须拥有“意义”,否则,他的整个精神世界就会坍塌。人生的意义,可以在自我实现、社会贡献等方面表现出来。一个人对其“意义”的理解越深广、越有品位,他的精神世界就越有质量,精神空间就越加广阔。高尔基说:“我常常重复这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由我的全部生活经验,即是我观察、阅读、比较和深思熟虑过的一切确定下来的。”

  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的校园状况表明:意义教育的缺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教育工作者到普通群众,普遍关注的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就是典型例子。校园欺凌问题的产生,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不单纯是教育问题。但从教育分析的角度看,校园欺凌行为,很大程度上与施暴者人生意义感的缺失或偏差有关。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负面精神现象也层出不穷,令人担心。行为走极端或出偏差的大学生中,有不少是爱思考、精神性比较强、成绩优秀的人。他们并不甘心于混混沌沌的生活,可是从小到大,若没有人给他们指明人生正路,他们也只能是四顾茫然。

  “人生意义”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人认识自我”的问题,是人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意义的追问。“人生意义”一旦出了问题,就是人格破碎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或心理干预所能解决的问题。在中小学阶段,由于繁忙的学习和竞争的压力,学生们无暇多思考这个问题,但无暇多思考不等于问题不存在,只是推迟到大学阶段才明显突现出来。这正如人的身体,年轻时不注意保健,到一定年纪各种毛病就会跑出来一样。青少年已成为上网的主体,观察一下网络世界,会发现一个时代悖论:一方面是戏谑、恶搞、无厘头段子甚至人生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大肆解构着意义世界,另一方面大量的心灵鸡汤在努力抚慰孤独迷茫的心灵。可是,后者却根本承担不起赋予广大青少年“意义感”的文化重任。上了年纪的人,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涵养,通过心灵的澄明,让各种心理烦恼得到解脱。但这对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学生不一定适用。青年人必须奋斗,必须搞清楚为什么、为谁奋斗,并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如果他失落,除了悲观绝望,也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仇恨感,不是攻击他人、社会,就是攻击自己。

  片面的知识教育不能代替意义教育,但成功的意义教育,能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自觉性和动力。如何做好学生的“意义”教育工作呢?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把握好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家庭和个性的实际,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合适的意义世界,既不压抑,也不拔苗助长。避免空洞的口号式的说教。二是把学生置于合理的社会关系中,使其“组织化”。过分强调竞争解决不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意义问题,反而有可能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狭隘畸形。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的意义感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产生不同的意义感。让孩子在良好的人际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学会平等、尊重、关爱,让他们生命中的正能量得到抒泄、升华,才能让他们找到为己、为人、为社会的人生意义。

  总而言之,要想真正搞好素质教育,让孩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生活得充实自信,基础教育阶段的意义教育就要搞好。意义教育应当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会从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意义教育中,得到关于自身工作意义的良多启发。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9-01-13/9647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