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转换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定位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基于范式转换的规定性及存在问题的特殊性,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发挥场域的划分、核心内容的界定、方法体系的构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的实现等角度来探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基于范式转换的规定性及存在问题的特殊性,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发挥场域的划分、核心内容的界定、方法体系的构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的实现等角度来探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作者简介:石海兵,男,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苗,男,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过程,意味着学科规则的重新确立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的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受教育者的匹配等。基于范式转换的规定性及存在问题的特殊性,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发挥场域的划分、核心内容的界定、方法体系的构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的实现等角度来探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KS112)、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WTA022)、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的载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YCX17_1606)阶段性成果。

  范式作为一种规则与思维方式,是学科共同体进行研究的基本遵循,“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人,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1]。在这里,范式为学科发展提供基本的思考维度和研究方法,深刻影响着学科共同体的研究行为和学科体系的建设发展。而范式的转换,即从一个旧的范式向新的范式转换,意味着对原有学科共同体共同遵守的规则、承诺以及研究思维方式方法的改变。学科范式的转换一方面意味着学科领域中将会存在众多争论,学科发展进入到“众声喧哗”时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科将在众多具体领域建立起新的规则,提供新的研究维度,实现学科新的发展进步。这是学科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范式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维和角度,扩展学科理论研究的场域。对此,众多学者将目光投入到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中,以探寻更加科学合理的学科范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进程,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包括人学范式、文化范式、科学实践范式等在内的范式理论。学者们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实现,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现实上所面临的困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权威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因为学科范式的转换,即“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2]。从目前研究状况来看,在上述多种范式理论中,人学范式理论共识度最高,研究者普遍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从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过程之中。

  社会哲学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后对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延续中逐渐形成的。在这种范式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社会本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需求。而随着人的主体性自觉的逐渐凸显,个体的主体性特征越来越得到重视,个人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彰显。在此情境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性和个体性功能,凝聚社会力量,牢固共同思想基础,就必然要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基础上关注社会个人主体的利益和需求。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由此,社会哲学范式逐渐式微,而人学范式理论获得了出场依据。

  人学范式理论尝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目标、价值等角度对社会哲学范式进行革新,以期在对社会哲学范式的批判基础上进行扬弃。传统的社会哲学范式注重强调社会需要性和人的工具性,突出社会政治功能而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人的主体能动性。人学范式理论主张“以人为本”,着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更加凸显人的主体性地位。当前,人学范式取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工作学取向、德育学和教育学取向、管理学取向、工程学取向、行为学取向、社会学取向一样成为一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理论研究[3]。可以说,人学范式的出场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社会哲学范式规定下所面临的一些困境,为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新维度、新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丰富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和方法论作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KS112)、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WTA022)、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的载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KYCX17_1606)阶段性成果。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9-04-08/893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