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对你说第一期:讲用好定位回归商业本质——陈金鸿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总”想对你说》是在《CEO说》的基础上,由《CEO说》创始人段传敏和蔚观文化创始人胡夏、北京盛世紫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李翼共同发起,由青岛蔚观新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外管理杂志》主办,由景芝集团协办的互联网社群财经类直播访谈节目

  《“总”想对你说》是在《CEO说》的基础上,由《CEO说》创始人段传敏和蔚观文化创始人胡夏、北京盛世紫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李翼共同发起,由青岛蔚观新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外管理杂志》主办,由景芝集团协办的互联网社群财经类直播访谈节目。礼品合作支持:美容健康电器领导者SKG、“汇聚全球23国营养”的汤臣倍健,金正户外智能移动音响、多木文化传播、青岛小桔灯网络科技(全息梦幻立体针织画卷)、乐居者家纺、香港雨虹艺术中心、湖南嗨萌娱乐(熊本熊公仔)。

  社群互动直播主持嘉宾-吕盼(中国培训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原海尔集团东南亚区域项目总监)

  他看到大量的中国成长型企业,深陷价格血战,增长乏力,转型迷茫,又得不到系统的定位战略指引时,义无反顾,决定践行定位,十年磨一剑 只为护航中国更多的成长型企业……

  他助力超10个品牌成长(赶集网、分众传媒、简一大理石瓷砖、安吉尔净饮水、味多美面包坊、张一元茉莉花茶、 优米网、湄洲东坡菜、贝蒂斯橄榄油、九龙斋酸梅汤、荃鹿鹿角胶等)

  6月7日晚, 社群直播分享互动栏目《“总”想对你说》第一期邀请上海鸿亭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首席战略官——陈金鸿先生,以《用好定位,回归商业本质》为主题,与数百位来自全国的文化财经CEO们进行了线上分享互动。以下是陈金鸿在《“总”想对你说》社群的直播采访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和编辑整理)

  《头头脑脑说说》最近定位在中国很火,上个月有600多号人参加了首届中国定位日,能帮我们描述一下定位在中国的发展吗?

  陈金鸿:定位是1969年由特劳特和里斯先生提出来,对美国的营销影响很大,包括有名的IBM,宝洁,西南航空等公司等都受其很大影响。所有在2001年被美国营销协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2002年邓德隆先生与陈奇峰先生成立特劳特中国合伙公司,而且邓德隆老师还在2017年成为特劳特的全球总裁,在这个过程中打造了很多著名的案例,比如加多宝、东阿阿胶、劲霸、瓜子二手车等。

  在2009年谢伟山先生开创了定位课程,到现在为止共举办67期,培训七千多名的企业家。成为中国最贵的商学院,收费是三天两晚13.8万。在高峰时期还有80%的央视的VIP广告客户都参加过定位培训。

  同时在2015年,谢伟山跟徐廉政,姚荣君先生成立君智公司。君智公司两年内助力16个品牌成长,并开创了新一代的竞争战略。同时好几个案例是入选新版赢在中国的案列。

  现在跟十几年比定位在中国的影响大了,包括现在大部分的商界人士,大家都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定位,也有很多的定位爱好者。甚至在5月11号的发起的首届“中国定位日”。可见定位在中国的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陈金鸿:就算定位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么多年来绝大部分人对定位的理解都是有误差的,他们对定位的理解是:产品定位、顾客定位、价格定位等。实际上所有的这些理解,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位。真正的定位,我们既可以从他的定义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传播的角度来理解,还可以从战略的角度来理解。

  特劳特书里的定位是这样的:“如何让你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与众不同。”那么这句话要小心的去读。首先来说,是潜在顾客,而不是顾客。有很多产品影响的,不是你已有的顾客,潜在顾客还更重要!所以推出来的话,这样所需要影响的面就会广的很多。第二,位置不是在物理层面,是指在心智中,是两耳之间那个小地方,第三,他是有亿个点,这个点,有一个特点就是与众不同,就是人无你有的。其实,这个定义的进一步理解就是:一旦你有了一个差异化点,那么顾客在做选择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选择你而不选择竞争对手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的威力是非常非常地庞大的。我们叫它选择的暴力,因为一旦他选择了你,那么他就不选择你的竞争对手,他就屏蔽你的竞争对手,但如果是反过来,如果他选择的是对手而不选择你呢?他就把你给屏蔽掉了。无论你产品做得多好都没用,而且顾客就像个暴君一样,他想选择你这个的时候他就选择你,不想选择的时候就立刻屏蔽掉你。不用很正当的理由,有可能只是看你不顺眼。所以这个选择的点,就变成了压倒一切重要。这是理解其定义的一方面,那么第二方面,这个差异化点,是必须对接需求的,所以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定位就是指对接的某个需求,成为某个品类或特性的首选,因为你只有对接需求的时候,它才会在有需求会选择你。

  那么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怕上火喝加多宝”,其实上已经是描述这个产品的特性,但是更重要的是,“怕上火”是一种需求。“小饿小困喝点香飘飘”,表面看是产品特性。更重要的也是一种需求,我们在做分众传媒的时候,它媒体它的属性是封闭式的、强制性的、高频到达的等等,都是属于产品特性,但是我没有直接描述它,我们描述的是引爆主流,那是因为引爆主流更能对接广告客户的需求点。

  第三方面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定位。这就要从当下的媒介环境,现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严重程度,是以前厉害很多倍,同时我们也都步入了商品严重过剩的这个时代,那怎么样让你的信息传递出去,让顾客能够接收到呢?定位就是研究如何让你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有个差异化点的系统方法。

  当下绝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都犯很严重的错误,90%以上信息是没有被顾客接受到, 他们很多时候仅仅描述他们自己企业的很多东西,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思维向外面传递信息。而定位的最大思维特点就是完全改过来,是由外而内的。每个信息点都要考虑顾客的痛点在哪里,他需求点在哪里,他的心智状态是怎么样,以及他买我的东西的时候的那种心理状态是怎么样子。然后再考虑我的东西如何跟他的状态对接,如何把我们差异化点让他接受到。所以通常在大传播的时候,只能提炼一个差异化点,而且这个点得持续很多年地说,比如“怕上火喝加多宝”,一讲就讲了十多年,这就是所谓的“一词占有头脑”。

  理解定位的第三个方面就是从战略的角度,因为我们刚刚解释了,差异化点是那么的重要,传播难度是那么的大。所以呢,从定位的角度,我们把企业经营的成果是界定在企业外面,也就是说在“顾客怎么看你”这个层面的,不是说你有多少厂房,你有多少产品,你有多少机器人,有多少研发,重点都不在企业内部。

  同时,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既然这个点是那么的重要,它就成为企业一致性的一个战略方向。就是说企业的所有的资源都要围绕这一点展开,而且又得很聚焦,这样才有可能把你的差异化点打进顾客心智,所以我们经常说定位是钉子,但锤子也得有力才能够把钉子打进去。

  因为这个问题比较重大,所以我定义的角度,传播的角度,战略的角度分别解释,希望大家能真正理解。

  关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提炼出一个字就是“虚”。何为“虚”?它其实就是这种认知,是心理学在商业上的一种应用。

  所谓“虚”,可以用中国的阴阳对称理论来看。大家可以把这之前商学院学到的知识,或者说我们现在分析的对象,无论是企业的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渠道管理等,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阳”的一面,也就是他的物理层面,那么事物,包括商业,还有“阴”的一面,也就是认知和心智的层面。

  以前学定位的人经常会说认知大于事实。其实认知不一定就是大于事实,但确实必须事实(阳)和认知(阴)两方面来分析商业,比如说飞鹤奶粉,一开始它的情况是很糟糕的,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在“阳”的一面,也就是物理层面,它看起来还不错的,有40多亿的销售额,在北方也有不错的市场占有率。但从“阴”的层面来看,它是很弱的。因为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中国奶粉被认为是非常不安全的。他虽然能够在五十三年专注中国奶粉,而且没有出现什么安全的事件。但是这种事实,很难被世人所知道。所以大家都认为中国奶粉不如外国奶粉,他只是暂时在北方低势能城市卖得比较好,但是他这种认知力量很弱。一旦洋品牌渠道下沉,飞鹤是岌岌可危的,所以在“阴”的层面,它是很弱,远远是比不上“阳”的那一面。

  定位学的美就在于这里,能够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认知,比如说中国奶粉,如果说感觉安全性肯定是不如是洋品牌,但是中国有一个已有的认知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我们提出他是一个“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一个奶粉,那么就给在认知层面给了消费者一个购买的理由,同时我们把十省销量第一的这种事实层面的事实传播出来,在认知层面有支撑(信任状),让他在认知层面更强。

  这里说的重点就是让大家认识到定位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知层面,即心理学在商业上的应用,然后就想办法去发挥已有认知的力量,让它为我所用。

  《头头脑脑说说》定位和我们在商学院里学的其它商科知识有矛盾吗?它起源于广告界,但为什么现在好像压倒其它学科,提升到企业战略的核心的高度呢?

  陈金鸿: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没有矛盾的。可以说我们在商学院学的东西,他都是一个物理层面,都是定位的基础,是一个载体。

  当然,如果细分一下,可以这样看:德鲁克主要是现代管理,就是整个企业组织里面包括财务,组织架构,供应量等等;菲利普的营销学,那是销售方面的经典。第三个就是波特的战略学,其实也是一种规范企业的资源怎么用,所以说的这些都是定位所需要的,只不过定位是起点在外面企业,是一个认知层面的点,然后通过这个点,来引领战略,并投射在德鲁克的现代管理,菲利普的营销学上面。所以他们几大学科是其实是一体的。

  当然我们谈定位,还会谈到与麦肯锡的不同,麦肯锡等咨询公司其实也对整个现代的商业做了很大的贡献,它是通过建立智库的方式,加速推广到很多的商业上的应用。但到了后期,在一个商品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太过于注重于内部的运营管理的提高效率,而没有很好地解决顾客端选择你也不选择竞争对手的这个问题,效率在搞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所谓的效率高,别人很快也会学会),所以大家会看到这近段时间在中国,麦肯锡能够真正指导中国企业的案例是少之又少。

  《头头脑脑说说》定位理论已提出来快50年,在互联网时代,它是否过时?对于时下正兴的新经济、新零售等,它有何意义?

  陈金鸿:有人经常会问:五十年前的东西,到现在是否过时?但实际上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当下定位的作用,比以前还会大很多。

  首先来看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比如说他是去中介的、去中心的、无边界的、更快等,都是它的特性,那么在这种特性下面,对于顾客的购买行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他把一个顾客购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都湮灭掉。

  比如说以前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你可能受到时空的限制,你周围有没有这家超市,他是否在营业时间,货架有没有你要的买东西,或者你买的时候促销员会来影响你。所以你有可能,比如说买个纸巾也有可能买个维达的,买一个五月花的,你觉得差不多,或者有促销员来出来影响你的时候你就改了,或者恰好那个超市里面没有卖某个牌子的话,那你就接受吧。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所有影响你的以上因素都没有,你直接上天猫超市,每天二十四小时,只要心中记住维达这个牌子,你可能两年三年永远只点这个牌子,这个时候所有的其他因素都不能够影响你做选择,影响你做这个选择的因素是什么呢?是你心中维达的印象,就是他的差异化点能够进入你心里,那么这个时候,你就选择他而不选择别人,所有其它的象心相印,五月花等等都被你屏蔽在外面,所以他们日子会更难过。从这点大家不难理解这互联网时代,心智认知重要性越来越大。

  既然顾客认知的力量是越来越大,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也是越来越大,但另一个方面,我们从传播的角度,定位也是很重要的。定位是什么,他是一个传播系统,能够帮你梳理好你的内容。一旦你的内容对了,那传播这么快的互联网时代,它的效果可能就是大十倍,如果你的内容就错了,传播效果就可能低十倍。

  那么对于时下比较新的新经济,新零售,从定位的角度来说,定位的重要性也是更加大的。我们可以说所有的新零售,其实只不过是马云刚刚给了一个新名字就是新零售。举个例子,比如说商品过剩,传播量过剩,就象路上塞车严重,马云他开辟了一个电商,就像多了一条高速公路,但是高速公路电商发展了这么多年,塞车的现象更严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零售中定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新零售所提倡注重体验实际上就是更重视认知,而定位是告诉你如何操控认知。所以在做定位项目时候我们的一些尝试,比如线上信息输出,门店如何展现信任状等,都是吻合新零售的需要的。

  《头头脑脑说说》商业模式、企业战略、资本力量等,和定位比起来,哪个更重要?

  陈金鸿:这个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不能够说哪一个是更重要,就像不能说鼻子耳朵那哪个重要,他是一个人的五官之一,它是构成一个整体。各有功能,那么这里面的功能是怎么样呢?在我看来,商业模式是一个基础,定位起到引领的作用,一个方向性的,他是一个钉子,然后呢,他会这样处理怎么样让顾客选择你也不选择别人,那么这个核心点,所有的企业的资源通过战略方式,往那个方向引导,等有合适的商业模式,才能够吻合这样的定位、这样的战略,所以它们是一体的。

  《头头脑脑说说》你为什么让自己创立的鸿亭定位咨询公司专注于服务成长型企业?

  第一点,这十几年来我们有一系列的神奇案例,加上外面需求很旺,现在的特劳特公司的产能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在有的这种需求,咨询费用是一路走高,有两千万以上的等等。

  第二点,我们发现了在中国,确实需要用定位视角运作,需要定位帮助的企业是非常非常的多,而这些企业,可能没那么大,所以我们专注做这一块。

  第三点,通过更加专注于成长型企业,以及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更能够推广只能够定位在中国商界的应用,能够让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品牌,引领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行业走向一种品牌化经营,一个有议价的而不是有价格战的一种竞争状态。

  听说定位“一学就会,一用就错”究竟该如何学好跟用好定位?如果没机会系统学过定位,是否也能应用定位?

  陈金鸿:这个问题三言两语很难说的非常透彻,那么说几个关键点:虽然是在业界里面说的“一学就会,一用就错。”只要你自己做好以下几点,也就不会错到哪里去。

  第一,是放空心态,这很重要,就像打太极拳一样,我们不断放松,因为你只有认为定位是一个处理认知的一个科学,那么你只有放空自己,把自己的执念拿掉了,你才能够去拿外面人,去拿顾客的认知,我们通常做一个项目有访谈很多个顾客,在这个过程中,你通过放空自己来吸纳到外面认知。

  第二,尊重已有认知,你有一个信念,已有认知就是一个事实,一个客观事实,所以你不要试图去改变它,哪怕在你看来是多么地不可理喻,你不要改变,把他扭转过来,是多想怎么样去利用它。

  第三,任何问题都从顾客端去想,无论是在企业里面当高管、总裁或者营销部的品牌部的,当你做每一个动作的时候,都是想我做这个动作对我的顾客的意义是什么,我发出来这个信息他能够接受到吗,对他的价值是什么?

  只要坚持这种原则去做,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看《定位》这本书,多思考不同品类、不同品牌他的顾客,然后不断验证的话,其实都是可以通过这样去提高自己的定位素养。

  首先,建议还是尽量能够系统性的去学,因为毕竟定位是关乎企业生死的,是一个战略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其次,在你具体运营中,只要你能够坚持像我上面说的放松心态,尊重认知,任何问题都从顾客断去想,那你也是应该可以用定位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工作中。

  《头头脑脑说说》成长型企业老板们应该拥抱定位?你最想对成长型老板说的话是什么?

  陈金鸿: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用定位。因为定位关注的点是顾客选择你而不是竞争对手。而且在现在的互联网的环境下,商品严重竞争情况下,你去开创一个新事业或者传统企业的转型的话,基本上是没有定位万万不行。所以,我想对成长型老板说的是:

  第一,学习定位,而且是把定位作为他自己最核心的任务,不能够说授权给你的员工。

  第二,企业里面可能有一些旧观念,也有一些有具有定位思维观念,那么我很想跟老板说,你要爱惜那些用定位思维的员工,因为他会影响其他人,把个体企业引导到更好的方面。

  第三,多来跟我们联系,不一定就是请我们,其实我们的业绩,现在开的是私董会、培训、以及论坛,不仅仅是我们公司,很多的定位界的,大家都在办这个事情,都可以过来参加。

  最后,加入我们,一起在中国传播定位,一方面把自己的品牌给做大,一方面引领整个行业的更好发展,同时也把这个定位的影响力的状态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好的企业更大,更多的企业用到定位。

  应用定位是否意味着企业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否要花很大的资金在广告传播上?

  陈金鸿:这是外界的很多人对定位的看法,那么它也包括以前特劳特跟君智,确实需要比较大的传播声量和传播费用的投入,同时企业本身也一定有大的变化的。

  但是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针对成长型企业,我就用定位来经营的话,首先要找准那个点。第二,要树立好自己的信息,你怎么样来支持差异化点,然后你的门店怎么样,展示出你的有差异化的东西,你的网站你的线上的公关软文,真的是否都调整好,那么现在这块来说,做好的重要性非常大,但是也不用很大的费用的投入。

  那么在我的看法,就是花少钱办大事的事情,把它做好的基础上,接下来可以根据企业有多少资源,想达到的多大的一个市场占有率,或者说多大的一个物理层面的目标,等等的一系列的因素考虑,需要以后我们制定一个适合企业的一个定位,那么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变得比较大,也有可能是比较温和的,跟着企业的基本状态,甚至包括老板的状态、员工的状态,我们也有可能出现比较温和的一种变化,所以不一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头头脑脑说说》作为营销部门负责人等高管,有哪些具体的动作可以应用定位?

  陈金鸿: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是能够去感召到你的老板,然后从头到尾重用定位,来制定自己的战略,然后来指导我们的战术,制定我们的战略配置以及传播方法等等一系列的,这些由上往下的态度是比较顺。但我也很喜欢这个问题的另外一面,就是说现实情况下,也不一定就是每个企业都能够花很大的费用,从头到尾做全套的定位咨询,把这个战略梳理好。那么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本身高管又处在营销部门,战略部门,市场部门等等,那这个时候,可以做的事情,我认为有以下几个:

  比如说最简单的就是信息的呈现,门店信息的呈现。我们曾经做了一个项目,是做融氏玉米油。他是上海卖的最好的玉米油,但是这个信息,以前没有很好的整理出来,后来就是有了那么一句话后,其他动作都没做的时候,仅仅是把是“16年来上海卖的最好的高端玉米油”的信息输出。同时,改变一下在超市或者便利店一些终端,光这个动作,就让他的销售额带来了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增长。

  我举刚才这个例子,更多的意义就是说,做营销人员就好好的去梳理一下,按照我刚才说的以顾客端认知感的作为起点,由外而内的去看我这信息怎么能够输入到顾客端,而不是由内而外的,你自己想说啥就说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个内容的梳理认知的审理,然后有规律的简单化,有重点地把它呈现给顾客,那么哪怕你的大战略没有很大的改变,你做好这些战术动作,也是能够给公司给企业带来很好的反应。

  第二个点建议就是要牢牢的抓住顾客,除了刚才说的门店,比如说门店的信息展现、官网的信息展现之外,那第二个,就是像沃尔玛老板那样,天天都要去一线跟顾客沟通,跟顾客沟通过程中,牢牢的抓住他们的心理状态,然后再来做话术,不要由内而外的去做题,而是从他们能接受的画面,他们能听懂的话的那个角度来提炼,你的话术建设才能够让你的东西最短距离的进入心智,从而操控心智。

  第三个建议就是有三防:防贼防盗防复杂。尽量把你的东西简单化,也不要太多的形象,太多的情感之类的话,他只会混淆,让你的信息更难进入顾客的心智,还有一点,就是多聚焦,心不能太大,资源分散,就更难打进顾客心里。那么还有的话,就除了产品力销售力渠道力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那就呵护好你的品牌力,比如说,不要去做乱促销,比如说高端的产品就不用跟低端的东西摆在一起,或者不用太低端的渠道出现,多去注意,都会对企业,对你的品牌带来很多帮助的。

  陈金鸿:我觉得我最孤独的时候,就是跟一帮言之无味的人在一起。比如说某些机会,对他们的事情完全不感兴趣,也不能够让我的视线动起来,那个时候呢,我通常都是感觉我特别的特别不合群,然后也特别特别的孤独,那个时候我最想要么一个人独处,要么有点像今天这样子的,围绕某个主题来共同探讨,分享 有营养的,能够产生这种感觉才是我心中在最孤独的时候最渴望的。

  陈金鸿:我会关心的三件事,第一、趋势,风口是什么,因为现在的商业环境的变化速度是十年前的十倍以上,互联网、新经济,各种新的东西都层出不穷,定位不能够独善其身,它是具体找到那个点的方法以及找出来这个点后,给你的时间窗口是多少,然后怎么进入。实际上根据新的风口变化,所以这个新趋势新风口也是我会注意的。第二、我会留意各行各业的品牌的各种变化,然后做一些预判,等以后再来印证。第三、关心、不断思考、捕捉最适合当下打造品牌的方法是什么。

  胡 夏:定位就好比一个品牌最初可以选择的 DNA,需要非常缜密的调研分析,这个环节有没有对错,错了怎么样,对了怎么样?

  陈金鸿:为什么现在顶尖的定位公司收费非常贵,因为你必须非常注重客观的去提炼顾客对你的认知,然后再来操控这个认知,需要非常缜密的调研,其严谨度不亚于比如说我们做人工受精的时候,精子跟卵子你怎么用科学的手段放在一起,然后又生根发芽,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哪怕一点点的杂质,都会影响到你后续的一些动作,甚至认为是不能够开花结果的,这个人工受授精的这个过程是不能够完成的。定位也是一样,因为一开始顾客的认知像头发一样的细微,如果有一点点偏差的话,会导致你的整个定位的点不对,也会导致你的战略的配置、打法跟着改变,所以后果是挺严重的。

  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主要体现在技术、工业设计、营销品牌和模式创新上,这样利用更多知识的企业可以代表未来的中国智造,您认同吗?在您看来,哪些企业可以称为中国智造的代表预见性从何而来?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经常会在执行中偏离设定的战略,包括定位,应该如何在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估,从而修正?

  陈金鸿:对这个看法的提法,我当然是非常认同的。因为这里面技术、工业设计,是一个企业存在的基础,它会引领这个世界,它具有竞争力,它也是技术方面的基础,你只有在这里面渗透出来,你才能够超越后面的。那么营销品牌、模式创新,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把东西卖出去,抓住你的顾客认知。如果你自己会做不好的话,也有可能你的产品再好也没什么用。所以,只有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让我们的企业可以更多的代表中国的未来。

  在我看来可以成为中国智造的代表是华为和大江,因为华为不断自我变革,很多的研发投入;大江也是进入一个无人地带,开创一个新品,成为一个独角兽,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智造未来的趋势的引领者。

  我们实际在做项目的时候,定位不是一蹴而就,因为它不是一创业就找到那个点,然后继续执行就好了。它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怎样及时发现偏差并纠正,我们通常是这样子做的。第一,老板、高管和经销商对定位的充分的透彻的理解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会有不断的这种培训,战略宣传,以确保大家对定位的理解是一致的。第二,关键战略年度核心任务,要把它辨识出来,关键的动作又做对,用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放在百分之二十的关键动作上面,那就只有关键动作作对了,整个战略就不会偏到哪里去。第三,是否有效还得根据市场上出现新的竞争态势的变化,根据关键动作出去以后市场的反应,及时调整我们的战略配置,甚至战略方向。

  孤友付宏权对于一个初创企业,产品是市场上已有的,没什么特别之处,如何做产品或企业定位?

  陈金鸿:既然是一个初创企业,然后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又没什么特色的,那为什么又开一个初创企业来做它呢?那这样只会让过剩的商品更加过剩,当然这个如果说真的是这样子的话,一切还是回到顾客的心智,比如说你的产品,市场上已经有了,但是他们还没有进入心智,那么你能够快马加鞭比他们更快的进入心智,你有可能有胜算的。那另外的话,就算产品本身没有很大的支持力度,但是你可能在不同的

  陈金鸿:这个问题是完全有可能,特别是现在的新零售的时代,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让顾客体验的方法,那么只要你的商业模式能够更快的接近顾客,你都能够让顾客更快的体验到你的东西,你能够除了产品的本身,你能够用其他的方面去对接到他的需求,给他留下更大的一个印象,都是可以做到的,也是未来的整个商业的创新的一个方向,因为单纯在产品上面创新这个概率,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孤友付宏权对于这样的产品,如果让您来包装,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能更快建立起名牌,树立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陈金鸿:如果是我们的一个大项目,我们全盘操作,通常就做两个月。如果说一个初步的方案的话,就是一个月左右。因为它这个是针对他的潜在顾客的这个认知的调研,就像刚才回答胡老师的那个问题,是一个DNA提取,把他配合在一起,然后做出这个方向之后,真正做的话的功夫是少不了的。当然,针对一些具体的情况,可能有解决的课题,可能是区域性的,可能你刚刚在起步的阶段,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我们这个时间上的弹性,可以做一个比较大幅度的调整。所以这点回到企业本身,你有多大的体量,想解决什么样的课题,我们才能够给出一个时间上的可能性。补充一下,如果说命题是指这个除了把定位找出来,然后还得经历他怎么样就进入消费者。这个问题呢,又跟他的消费频次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一种频繁度比较大的消费产品,我们的广告密度浓度比较大,是比较能够快的进入消费者,那也得几个月半年的时间。还有一些,比如说我们做过的建材的这个案例,可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够进入他给的目标消费群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caijing/2019-01-25/10403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