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辽宁省人大关注中小学课外负担问题九月底前将发布课外培训机构收费等办法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原标题:动真格!辽宁省人大关注中小学课外负担问题,九月底前将发布课外培训机构收费等办法  省人大常委会5月29日审议的《关于我省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到了上述内容

  原标题:动真格!辽宁省人大关注中小学课外负担问题,九月底前将发布课外培训机构收费等办法

  省人大常委会5月29日审议的《关于我省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和《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到了上述内容。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关于我省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学生校外培训热度不减,校外课业负担仍然沉重。

  据沈阳市某小学今年3月在本校四年级做的调查,四年级学生100%补习英语,补习三门以上课程的占64%,双休日补课的占86%,放学后补课的占58%。小学生家庭作业时间过长。按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托数据公司对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合格问卷3965份,从中可见,小学生每天作业时间平均为108分钟。

  同时,从调查问卷中可见,93.2%的学生在6点30分之前起床,其中63.5%的学生6点之前起床,7点之后起床的学生连1%都不到。初中、高中学生大部分睡眠时间不足或勉强达到6个小时。

  《调研报告》显示,幼小衔接班直接冲击学校的零起点教学。目前,我省公立幼儿园学前班的毕业时间是6月30日,距离9月1日小学开学存在两个月的“放羊”时间,所以,城市中的学龄前儿童多数都在入学前先参加幼小衔接班。相关人员暗访发现,这些幼小衔接班讲授的多是小学一年级课程,而且有的上课时间比国家规定的小学生在校时间都长。例如沈阳市一家教育机构开办的“冲刺班”,每周35节课,每天上课时间超过6小时,还不包括检查作业等时间。

  《调研报告》显示,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上学期或者寒假期间是否参加了学校老师进行授课的补课班”,据统计,有274例、6.9%的样本回答为“是”,说明此问题仍然存在。

  《调研报告》显示,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都挺高。沈阳一所公办机构招收的“学前集训营”,两个月班是4285元,三个月班是5995元。“一对一”培训一次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据调查问卷显示,有39.3%的家长认为子女上学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压力大,只有9.9%的家长认为压力小。另外,在对中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项“平时学习最重要的陪伴和管理者是谁”,从回收的样本中了解到,父母亲负责的比重达到77.6%。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仅消耗了学生自身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严重拖累了学生家长,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唐国华作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我省开展了专项治理,解决校外培训机构突出问题。2018年以来,全面摸底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5792个,整改存在问题的7944个,取缔4075个,停止超范围经营1551个,限期补办证照1719个,限期完善条件339个,拒不整改列入黑名单260个,处理203人。截至今年5月,全省证照齐全的校外机构6129个,列入黑名单的无证无照机构260个,全部纳入“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管理。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有四方面因素导致减负工作成效还不明显:

  一方面是传统的升学制度和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主导观念导致“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第二方面是2012年实施的减负政策,客观上形成“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另外,个别学校管理不规范,个别教师不严格执行教学标准和进度,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超标和超前学科教学强化应试,加重了学生课后负担。

  在下一步工作举措方面,《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全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指挥棒”和“独木桥”问题。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行“两根据一参考”的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办法;推进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生涯规划指导、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水平考试等工作;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探索建立“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开辟人才成长新通道。

  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

  《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不断优化课后服务,满足学生课后学习和活动需求。完善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机制,推进课后服务规范化、多样化、常态化。鼓励合理确定离校时间,设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切实开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后辅导。有序引进校外优质教育资源补充校内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切实把学生由校外引回校内。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进一步完善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制度体系,督促各地今年9月底前发布本地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管理办法、收费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布黑、白名单,全部纳入全国平台管理,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2018年,全省中小学“择校热”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中小学校不严格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作业量超标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学生减负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严禁择校行为。规范考试评价,严格控制考试科目、次数、难度,不进行考试排名。

  坚决查处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班有偿讲课,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补课等违规行为;近三年来,开除、辞退、降职、通报批评违规教师509人。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全省已有8个市全面开展了此项工作,沈阳市安排资金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56.47万学生受益,鞍山、辽阳等地探索适当收费的办法开展课后服务,取得较好成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9-06-13/11326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