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助推现代化农业发展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近日,在兴宁市人流量最集中的明珠体育公园,火红的装饰及象征着丰收的图画点缀了公园核心地段

  近日,在兴宁市人流量最集中的明珠体育公园,火红的装饰及象征着丰收的图画点缀了公园核心地段。一座刚搭建好的拱形门楼上粘贴着“兴宁市首届农特产品展销暨农电商交流贸易会”的字样。12月30日至明年1月1日,这里将开展为期3天的农特产品展销会,届时来自梅州市内外近90家农业企业将在此展出各自特色农产品。

  兴宁市是“广东省农业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重点产茶县”,有着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近年来,兴宁市坚持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理念,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兴宁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效益,着重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精加工和农业优质特色品牌建设,助力兴宁‘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梅州市委常委、兴宁市委书记余其豹近日调研兴宁农电商产业发展情况时说。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绝佳的机会和平台。”全国种粮大户李志新一边检查着农业机械,一边回答笔者提问。“一直以来,我们都忙着生产事宜,没有形成好的品牌意识。”李志新说,目前,他管理的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有150个成员,2个注册商标,趁此次农产品展销会的机会,打响合作社品牌。

  展销会报名信息出来后,梅州市金绿公司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说他曾多次参加省内外的农产品展销会,还是第一次参加本市的展销会。“这对于兴宁农业行业来说,是极大的好事。首届展销会我除了给主办单位提供了供参考的建议外,还推荐邀请了众多国内知名的农特产品行业专家。”陈伟波说,兴宁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环境,但一直缺乏专业平台来整合、推介本地的农产品。“展销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兴宁自然环境优越,光照充足,四季宜耕宜牧,土地富晒,具有发展农、林、果、牧、渔等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全市总面积2105平方公里,盆地面积便占据了310平方公里。宁江盆地是广东十大盆地之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兴宁自古便是产粮大县,是广东省粮食主产区,粮食单产位居梅州市首位、全省前列。“坡度在25度以下的宜垦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3%。”兴宁市农业局局长曾巨文说。

  近年来,传统农业大县兴宁也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引领下,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首先体现在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兴宁地区有很好的条件可以种植优质水稻。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叫丘陵山地,一坑一水田,一山一屏障,与外部进行隔绝,病虫害的发生也较小,水源受污染少。”李志新便是这一进程的见证者。

  11年前,在深圳从事电工的李志新回到家乡新陂镇新金村,发现农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荒田也越来越多,于是决心回到家乡开展农业生产。他租用了已经废弃的115亩农田,开始了粮食种植。

  兴宁良好的自然环境让李志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年就尝到了甜头,于是他逐渐扩大粮食种植范围。田地面积扩大了,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投入。此前从事电工的李志新立即想到机械化的生产能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于是2008年,他购进了兴宁地区第一台烘干机,并于第二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了机械化生产的步伐。

  随后几年,李志新相继购入拖拉机、收割机、播秧机等,至2013年时,李志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已实现从犁、播、插、收、烘干全程机械化,是粤东地区首个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合作社。

  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机械化的进程也带动了周边农户争相参观学习,农民们纷纷加大农机的购置,农业生产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也让兴宁获得了“农机大县”的称号。

  粮食种植机械化提升了产量,节约了人力。2017年,该市粮食播种面积77.69万亩,总产34.8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4.13万亩,总产29.3万吨。

  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除了优质稻外,高山茶油、有机蔬菜、客家黄酒、优质肉鸡和柚子、龙眼、荔枝、茶叶、柑橙等也是兴宁的主要农特产品,该市现已形成优质稻、蔬菜、水果、油茶、养殖、茶叶及农产品加工业七大主导产业格局。“目前,我市已有15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6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曾巨文说。

  中午午餐时间,在兴宁闹市区文化广场和平路上,在一家以绿色为主色调的餐饮店门前,排了长长的队伍。这个名叫“陈小鸽”的餐饮店,主营乳鸽类食品,有红烧乳鸽、盐焗乳鸽、卤水乳鸽等产品,同时还有各类乳鸽汤品和配饭套餐。

  这家餐饮店于去年12月开张,店铺创始人陈伟波入选了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18年度“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资助项目。

  2010年,从深圳一家外企辞职,回到家乡兴宁龙田镇后,陈伟波跨行农业养殖。两年后,鸽场养殖3万对鸽,成为当时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在不断扩大鸽场规模的同时,他还通过“基地+农户”方式带动龙田农户养殖乳鸽。

  2013年,陈伟波开始做鸽子活禽销售,在兴宁、五华、梅县开设了活禽直营店。两年后,陈伟波成立的金绿公司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成立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肉鸽研发中心,研制肉鸽加工食品。当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逐步有了起色后,陈伟波开始将目光投向第三产业,探索品牌建设。于是他在兴宁开设了第一家“陈小鸽”品牌旗舰店。

  目前,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种鸽7万对,肉鸽年销量达200万只、鸽蛋10万余枚,梅州每十只肉鸽就有八只出自他的养殖场。

  “兴宁农业生产的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广袤的发展空间。”最近,陈伟波在梅州农业有点红,除了入选全国“新农人”资助项目外,他的企业最近还获得了“中国鸽业著名营销品牌”的称号。

  陈伟波是兴宁新农人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兴宁涌现了张雪莲、陈思霞、刘道怀、邓雨强等新农人和新农业经营主体。他们以新的发展和经营理念,带领着兴宁农业生产走入新的方向。农电商销售、农旅产业等新的农业产业在兴宁悄然兴起,为乡村振兴打下产业基础。

  2012年,当28岁的邓雨强放弃广州的工作回兴宁老家务农时,周围不少人问他:“搞唔到食咩(混不了一口饭吃)?转来做脉个(回来干什么)!”如今近六年过去了,邓雨强不但自己坚持了下来,还与另外4位朋友合伙于去年底成立了广东南芳生态农业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是‘南芳生态’发展的关键之年。”邓雨强介绍,公司去年与被列为省定贫困村的永和镇新寨村、兰亭村签订了产业扶贫协议,在新寨村发展特色种植业,今年一开春,“彩摘园”项目正式启动,首期预计投入80多万元,种植特色水果等。

  以永和大成村为总部基地,邓雨强带领的团队还将打造集特色种植、农产品电商、创业孵化、生产加工、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电商公园,“当地农民可以是我们的员工,也可以是我们的股东,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和受益。”

  “新农人”红红火火地带动兴宁农业转型发展,“老农人”也在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向现代化农业进军。李志新与同为种粮大户的罗新辉、李志忠将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农旅三产融合的“稻米公园”。

  “近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和引导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回乡创办现代农业基地等市场主体,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四大经营主体’,推进精致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曾巨文介绍,目前兴宁市建有精致高效农业基地20多个,现代化农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

  “举办‘首届农特产品展销暨农电商交流贸易会’,意义重大且正当其时。”在25日举行的兴宁市首届农特产品展销暨农电商交流贸易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兴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小娟说,举办农特产品贸易会,对于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各类“兴宁牌”农特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增强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对于建立完善农村互联网综合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互联网+品牌营销+产业整合+创新智慧+生态休闲旅游”的兴宁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加快构建兴宁“一城一廊一带”的发展新格局,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种植优势、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品类、先进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让兴宁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但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人员意识到,兴宁农业的发展模式还是以“单打独斗”为主,许多农产品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缺少平台让兴宁农业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

  正如何小娟所言,此次农产品展销暨农电商交流贸易会正是为兴宁农业扩大了“兴宁牌”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农企品牌意识。

  兴宁市高度重视此次展销会,成立了以梅州市委常委、兴宁市(县)委书记余其豹同志为组长,兴宁市市长丘孝东同志为第一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本次贸易会场区规划范围面积1万多平方米,展销会展位全部免费,分为四个展区,展示农产品包括粮食、油茶、茶叶、水果、蔬菜、南药、豆制品、加工类、水产类等十大类。每个参展企业一个展位,每一个展位10多平方,可以展销若干个农产品,而现场还是美食展示区,共20个展位,展示独特的兴宁客家美食。

  自展销贸易会工作方案发出后,得到了众多涉农企业的积极响应,一周的报名时间内共收到152家(次)企业报名参展,远超原来规划的110家,展销贸易会展位“一席难求”。

  “我们对场地进一步作了优化,增加了10个农特产品展位。”兴宁市农业局外事外经股负责人李远辉介绍,经过严格筛选,已收集兴宁参展农业企业76家,梅州其他各县(区)农业企业11家,客家美食企业15家,农业机械企业10家,金融服务机构6家,快递公司2家。

  “此次展销会,我们将把拳头产品和蔬菜文化展示出来。比如蔬菜模特展、农耕文化展,我们还是希望用一些新颖的形式去展示。”梅一客是兴宁市本土知名农业企业。当得知兴宁要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的消息后,企业负责人张雪莲第一时间报名参展,并认真谋划参展准备工作。

  展销会还设置了1000平方米的农机展区。兴宁市农机局局长曾勇威介绍,农机展示区已经有11家来自全省各地的农机企业应邀参展,主要展示南方特有的丘陵山地机械。“来自省、珠三角及梅州本地的农机企业报名,展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大型的耕地整地机,还有设施农业的喷灌滴灌的设施机械,包括采摘龙眼的剪枝机等。”

  开幕仪式上,将进行兴宁市优质农产品展示中心、兴宁市农电商综合运营中心揭幕仪式。“这两个平台将把兴宁的农特产品和农电商成效进行展示,我们将借由‘这两个中心’将农特产品展销会办成‘永不落幕盛会’。”曾巨文说。

  “虽然一直以来,政府都很支持我们进行农业生产,但能感觉到近年来有越来越重视的趋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让我们尝到了农业生产的甜头,也让我们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希望。”全国种粮大户、广东省劳动模范罗新辉说希望通过此次农特产品展销会,打响自家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兴宁有这么多这么好的农特产品,需要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人熟知。”

  走进位于宁中镇鸭桥村的梅州市绿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伴随而来。刚从农民手里收购回来的稻谷经过全自动化机器进行烘干、色选、抛光、分级等程序后,成为晶莹剔透的大米,来到工作人员手里包装。“我们去年对机器进行升级,原来日产100吨,而今可做到日产300吨。”该公司总经理李育亮说。

  兴宁市农机装机容量占梅州市总量60%以上,拥有粤东最大农机市场,被称为“农机大县”。2012年,兴宁市获“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称号,2014年兴宁市被国家农业部、国家安全生产总局授予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促进兴宁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实现粮食高产高效。

  “兴宁农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机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市发力农机化工作,实现了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兴宁市农机局局长曾勇威说。

  改革开放后,兴宁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商品农业转变。上世纪80年代,兴宁市农机化事业就有一定的基础,走在全梅州前列。

  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2013年,兴宁市先后实施了农业部丰收计划“机械化化肥深施”“机械化秸杆还田沃土高产技术”“全国千万农机手培训工程”等建设项目,投入项目资金逾2000多万元。截至2017年底,投入财政购置补贴资金6000多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超亿元。通过财政扶持引导,有力促进兴宁农机稳定快速发展。至2018年,兴宁农机原值达3.9325亿元,农机总动力32.66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1.27%,主要指标排在粤东各县区前列。

  此外,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兴宁农业机械从过去单一的农田服务转向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经营。至2018年,农机化应用呈合作社和公司基地化方向延伸发展。

  去年,兴宁正式推广插秧机和植保无人飞机,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只需在软件提前设置好航线、飞行轨迹、高度、速度等,就可一键飞行,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飞机打药能打600到800亩地。以前需要大半天才能喷洒完农药的田地,植保无人机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任务。”大坪镇的种植大户罗新辉说。

  家在新陂镇的种粮大户李志新,也是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他创办辰兴合作社不仅要为自己的田地进行机耕作,更多时候需要为附近的农民提供农机服务。去年,兴宁市重要农机合作社的大棚机械化育秧2000多亩,全部实现育苗、配送和机插“一条龙”订单服务,为周边农户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000多亩,示范带动作用效果显著。

  在像李志新这样的农机大户影响带动下,兴宁市农机数量日益增加。为此,该市农机部门指导种粮(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建立手机微信群,引导和组织大中型农机开展跨区作业,在“农忙季节”及时统筹人力物力及农机具作用,发挥合作互助机制建设。

  “兴宁有30万亩耕地,发展的出路就在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就需要现代机械的应用。”曾勇威说立足当前农业发展实际,兴宁重点面向粮食主产区,围绕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组建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引导农户的耕地合理有序流转,培育一批有规模、效益较好、带动性较强的种粮大户以机具、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化效能得到极大发挥。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keji/2019-02-07/11389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