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少年让父母“头大”962000明为您答疑解惑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连日来,手机网游《王者荣耀》引发全民关注,这种让不少青少年为之上瘾的游戏甚至被戏称为“王者农药”,不少家长对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再次警惕起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连日来,手机网游《王者荣耀》引发全民关注,这种让不少青少年为之上瘾的游戏甚至被戏称为“王者农药”,不少家长对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再次警惕起来。孩子对游戏的热爱有没有达到“成瘾”的程度?如果属于网络成瘾,应该怎样治疗?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郑诚介绍,每年都有不少家长带着网瘾少年来进行心理治疗。尤其是临近中考、高考时,来咨询和治疗的人数会更多。郑诚建议,家长对待孩子的网瘾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不能等到要考试了才着急。“心理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家长平时一定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心态和生活变化,出现问题早治疗才能早康复。”

  为更好服务广大家长朋友,本周二(7月11日)上午9:30到10:30 ,本报开通“关爱青少年网瘾热线”,特邀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专家为您答疑解惑。家有“网瘾少年”或对孩子沉溺网游有疑问的家长朋友可拨打热线咨询。

  合肥市某高中高一男生小亮(化名),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在父母长期出差的一段时间里,他逐渐迷上了打网络游戏,甚至达到了沉溺的程度。父母回来发现小亮的变化后,对小亮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在剪断家中网线的同时,还不给小亮零花钱,杜绝他去网吧玩游戏的机会。

  父母的强硬,让小亮感到措手不及。一天夜里,一气之下的小亮离家出走。父母不得不发动亲朋好友,甚至报警来寻找他。好在几天后,大家终于在路边找到了饥肠辘辘的小亮,将他带回家。

  回家后的小亮在父母的陪伴下接受了心理治疗师的治疗。小亮向心理治疗师倾诉:父母不在家的那段时间他感到特别孤独,只能从网络游戏中寻找安慰。但是父母回来后,强制让他戒网的做法让他无法接受,他才决定离家出走。经过近一年的休学和心理辅助治疗,目前小亮的状态已经恢复正常。

  17岁的小健是名高二学生,平时喜欢看手机,玩游戏、刷新闻、聊微信是个典型的“手机控”。后来,小健的手机依赖症越发严重,父母喊他吃午饭他也躲在房间里玩手机。此外,小健还将每天的早餐钱省下来用来买流量上网。为此,生气的父母无奈将小健的手机摔坏,并且先后摔坏了7部手机。

  小健后来在接受心理治疗师的治疗时说,他其实也知道一直玩手机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晚上眼睛看手机又酸又疼,可还是放不下手机。另一方面,父母摔手机让他感到又痛快又痛苦。痛快是因为摔了手机父母又不得不给他买新的,痛苦是自己也觉得很自责。心理治疗师分析发现,小健不仅有强迫症,还伴有抑郁情绪。后经过药物加心理治疗,一年以后小健才戒掉了网瘾,和父母的关系也缓和许多。

  7月4日,腾讯公司以《王者荣耀》为试点,推出史上最严防沉溺措施,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三板斧”。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小学生面前,最严防沉溺措施也能轻易被破解。

  太和县一年级小学生王同学平常在舅舅家吃住,玩《王者荣耀》用的也是舅舅的手机。“我早就注册过了,所以同学不能玩,我还能玩,我舅舅用他的身份证帮我注册的。”合肥市民杜女士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介绍:“我的弟弟今年上初二,他玩了两小时页面就提示不让玩了,但是他把绑定的微信账号换成QQ账号后又可以多玩两小时。”

  用成年人的身份证注册,切换账号延长在线时间《王者荣耀》的防沉溺新规“漏洞”明显。不过记者发现,“漏洞”还远不止这些。在腾讯出台新规的第一天,网上已经开始出现了《王者荣耀》未成年限制破解软件。

  面对《王者荣耀》防沉溺的新规漏洞,家长们该怎么办?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郑诚分析认为,《王者荣耀》的新规和以往净化网络色情图片的“绿坝”有相似之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规不可避免会出现漏洞。

  “堵不如疏。现在的孩子网络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又强,强制性地不让孩子玩并不现实,效果也不好。” 郑诚建议家长,应当配合腾讯出台的限玩新规,和孩子商量好玩的时间长度,让孩子在“受控”的条件下玩。

  7月8日上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广州市少年宫副主任张海波做客南方+客户端直播间,与家长们在线讨论“暑假如何跟游戏抢孩子”的话题。他认为,堵不如疏,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善用互联网这个工具与孩子沟通,是当代家长亟须补上的一课。

  有不少家长在网上建议禁止未成年人玩《王者荣耀》,但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广州市少年宫副主任张海波认为,禁止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魔兽世界》《征途》《英雄联盟》《劲舞团》等都曾因在青少年中风靡一时而陷入争议,游戏本身存在一定的娱乐功能。要与网游争抢孩子,家长们需要认识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为什么未成年人特别容易沉溺于游戏呢?张海波介绍,《王者荣耀》特别火,一方面是它的设计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跟它是手机端游戏,充分利用了大家的碎片化时间有关,“在网游的世界里,玩家们的核心需求是满足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能。这些需求包括:求新,即好奇的本能;求关注,即获得爱、友谊等的本能;求赞扬,即获得成就感的本能。”

  “《王者荣耀》引发的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争议,只是互联网时代一个缩影。”张海波指出,“00后”儿童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他们的数字化成长以及遇到的在线风险等问题,应该引起社会更广泛关注。

  张海波介绍,以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生活。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主要城市00后儿童与新媒介调研”显示,“00后”儿童作为从小出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到12~14岁后,与父母之间出现了“数字鸿沟”,在多达10项的关键数字化机能方面超越了父母。

  调研显示,在普遍使用社交媒体的初中阶段,半数左右的家长没有在QQ、微信和微博上和孩子成为好友;超过六成的家长没有为孩子筛选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在孩子印象中,超七成父母在家最喜欢玩手机;仅有20%的12~14岁儿童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会向妈妈求助。

  “外界的诱惑永远存在,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儿童痴迷游戏,家长堵不如疏。”张海波认为,为孩子网瘾苦恼的家长们,首先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感情账户”积累资本,“如果孩子没能在平日生活感受到你的有情、有趣,经常看到你的是监督、指责、拒绝、漠视,那他当然会更快地拥抱屏幕”。

  在网络游戏风行的时代,家长不必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反倒可以在日常家庭生活借鉴从网游的“人性需求”设计,调整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张海波建议,家长有三点可以改进。一是找乐趣,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孩子兴趣点,让孩子体会乐趣;二是设目标,在现实生活中,给孩子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让孩子从小有梦想并勇于实现梦想;三是定规则,电子游戏的规则都很明确,家长在陪伴孩子过程中,也可以向游戏设计师那样,制定基本规则,激发动机、寻找乐趣、约定奖罚、及时兑现承诺,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感。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shehui/2019-04-22/9623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