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魁星楼考_雪城艺术中心_新浪博客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年12月1日9时,长春文庙东门开启,迎接游人

  年12月1日9时,长春文庙东门开启,迎接游人。至此,历时一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的改扩建工程结束,正式对外开放。经过此次改扩建,使长春文庙焕然一新。作为长春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文庙,改建后共分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孔子文化园区),主要包括东部以文庙小学为主体的教育区;中部以长春文庙核心建筑为主体的孔子文化展示区;西部以孔子广场为主体的文化活动区。在原有建筑规模基础上,重新设计建造了大成门、东庑(原东配殿)、西庑(原西配殿)、棂星门、圣泉等,同时对大成殿也进行了维修,重置了孔子、四圣、十二哲人塑像;为了增强长春的古典文化气息,还增建了钟楼、鼓楼、碑廊。

  这一工程的竣工,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善亚泰大街景观、提高市民文化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将在传统文化传承、国学传播、儒家文化展示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新增建筑中,尤其值得一提的,也是此次改扩建工程重点项目,即恢复重建毁于1917年火灾的文庙旧有建筑魁星楼。此次重建的魁星楼是依照历史图片资料仿建,整个楼为三檐结构,高约10米。其中供奉的铜质魁星像高达5米,形态栩栩如生,相貌庄严,数全国之最。

  我国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楼,是中国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魁星而建,香火鼎盛。魁星楼一般都建在城郭的东南角,也就是所谓的“巽地”,“巽”是八卦中的一卦,代表风,亦指东南方,因而东南方属于典型的“巽地”,古人认为东南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吉祥的象征。魁星楼一般为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攒尖顶,二、三层居多,每层皆有檐面,四、六、八角不一。一层多为砖墙,开窗设大门;二层以上为木墙或木栅栏,可凭栏远眺,为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

  魁星,是一个汉语词语,也是中国古代星宿名称,同时,魁星还是中国古代的传说神话人物,主宰文运,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道教中的魁星,是指唐朝时陕西西安户县石井镇的钟馗,据说钟馗是主管人们科考命运的文曲星,所以自古文人们都拜请钟馗。魁星的造型为右手握笔,左手捧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一只大鳌的头部,意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

  中国古代星宿中的魁星,又名魁星爷、大魁夫子、大魁星君,为读书士子的守护神。魁星为北斗星的“璇玑杓”(bio),即是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颗星,这四星为魁,其余三星为杓。

  由于文曲星和同为主文的文昌星两个星宿,只有一字之差,因此常常有人将文曲星和文昌星混同。其实在道教信仰上,文昌星主文人打扮的梓潼神,而魁星则主鬼面踢魁的大魁星君。曾经有一本介绍长春历史的文章中,就将二者混淆,称:“文庙处,有魁星楼一座,即遗址中现存的那座二层青砖乌瓦木结构小搂。魁星楼,即文昌阁,为旧时孔庙所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文昌帝君即文曲星”。

  “魁星”最初名为“奎星”,本无“魁”之名,是后人为了祭拜的方便所造。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在其代表作品《日知录》中说道:“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于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不知奎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奎星为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的白虎七宿的头一宿,共包括十六颗星,奎星被古人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所谓“奎主文章”,说它屈曲相钧,似文字之书。因“魁”与“奎”同音,并有“首”之意,所以代替了“奎”字,出现了“经魁”、“五魁”等名目。古代,状元又称“魁甲”,解元又称“魁解”。

  “魁”字后又被一引起人望文生义,加以曲解。从字型上将魁星形象化,把“魁”理解成“鬼抢斗”,一鬼之脚右围如踢北斗,将其鬼化,它被描绘为一赤发蓝面恶鬼,立于鳌头上。一脚向后跷起如大变钩,一手捧斗,另一手执笔,表示在用笔点定中试者的名字,这就是民间所称的“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这幅尊容被读书人视为神明,并以为高中之兆。魁星的形状,其实就是根据字形而来的,一个“鬼”,踢着一个“斗”。

  古时候,人们兴建了不少的魁星楼、魁星阁之类的建筑,大多人对这“魁星”的由来并不甚了解,但一提起“五魁首”,则世皆知,这源于喝酒划拳时所行的酒令。该“五魁首”即与“魁星”有关。 “五魁”,即“五经魁”、“五经魁首”。明代以儒家的五圣经(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取士,每经所取第一名叫“经魁”。“魁”为“首”之意。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简称“五魁”。而这“魁”字,则源于古人的奎星崇拜。

  据《吉林通志》记载,长春魁星楼居于城南门外关帝庙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已经建成。1901年,王昌炽就任长春知府。为了开启文运,他到任第二年,就启动了魁星楼移建工作,在移建魁星楼的过程中,其考虑到魁星楼置于武庙中“位置既觉非宜,观瞻亦形不肃。况(旧)城之东南隅,位居巽地,有巍峨层阁缺陷滋虞”。于是,决定把将魁星楼从武庙中迁出,移至长春旧城的东南方,历时数月而成。长春的魁星楼,史料记载的并不详尽,大家对其一些肤浅的了解多源自于清朝末年《长春县志》中,一篇由长春府知事王昌炽撰写的一篇《移建魁星楼记》,文中比较详实的记载了移建魁星楼的缘由、选址和此举的重大意义。

  王昌炽,字古愚,湖北江夏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奉檄莅郡。时值国家多事,拳乱甫平,而俄之铁骑横行,踞我土地。长春为东北要冲,首当其扰,故满目疮痍,民生凋敝。下车伊始,睹状悯然,乃召集父老询问疾苦,折强邻于樽俎,惩剧盗以安民,商事公断,弊端尽革,凡百设施,渐臻上理。商民于惊痛之余,至是莫不欢呼鼓舞,恨公之来暮也。更整顿书院,严定课程,鼓吹文风,振作士气。复移建魁星楼以开启文运,购杏花村,建课山庄,以教民知稼穑之为先,与民更始,政化日隆,商会曾建立德政碑,以颂扬仁风,其遗爱在民,至今犹称道弗置云。

  壬寅秋,将移建魁星楼于城之东南隅。适有客诘曰:博博大地,竞进文明,眷此时艰,方创学堂建藏书楼之不暇顾,倦倦于魁星何居?乃答云:余未尝学问,不识时务,然见地球各国,礼基督者峻其堂,奉清真者隆厥寺,且倡忠义者树帜,励节烈者建坊。有开必有先,斯风从响应,譬如人市不瞻标识,则伥伥何之?夫魁星为天府之文明,兹之建楼,所以为文明之标识也。忆余投笔从戎,纵横数万里,人文渊薮与蛮犷村墟,所阅不知凡几。踞境数百武,遥望其气势磅礴,峦壑腴秀者,则知为文教之乡也,其树童泽涸,脉络淆杂者,为野蛮无疑。然后文运之振,以兴学为权舆,而气脉之维持,亦与有力焉。辛丑冬.余承乏长春,见其阗阗填溢,人烟辐辏,富且庶矣第考仕籍,登金马,步玉堂者盖寥寥然。及接见士人,亦不乏彬雅温秀可敬可爱之材。因忆胡文忠公官鄂时,以提倡文教为首务,我楚人文彬蔚,即基础于是,爰师此意,整顿书院,严定课程,以兴实学;聘儒之有行者,朝夕宣讲《圣谕广训》以牖民智。且治渠道,植树木,莳花草,以达生气,无非为振兴士习,鼓吹文明,然犹虑地运之未灵也。旧有魁星楼丽于武庙中,位置既觉非宜,观瞻亦形不肃。况城之东南隅,位居巽地(巽为风,位东南,主吉),有巍峨层阁缺陷滋虞,今移建斯楼,若天命、地运、人事有莫之为而为者,其殆为文明之起点也欤?客谢而退。于是,集重绅议移建询谋佥同,诹吉卜筑,鸠工庀材,阅数月而工竣。斯时也,膏雨时澍,薰风徐来,清溪环流,万山遥映,左有嵯峨之回寺,右有崔巍之武庙,三峰鼎峙,秀气可挹。所愿郡属人士,鉴观有赫,触目警心,务发奋以自强,勿拘迂之是涸。处则究心远大,树邦国之先声;出则克建勋名,为中华而壮气。上以副国家作育人才之意,下无负此日倡兴文教之思,是则余之所厚望也。楼成,爰讹笔而为之记。

  除此之外,鲜有关于魁星楼相关记载及报道,关于该楼的形制,也只能从一张由长春满铁附属地日本商人近江精一郎所开近江书店发行的名信片中窥其真容。从明信片中能看到魁星楼有3层,砖木结构,形似宝塔,为重檐彩绘六角攒尖顶。底层青砖砌筑,上有圆形窗洞,2、3层木柱漏明,外面形成环形柱廊,柱头上为斗拱、檩枋,檐下雕梁精美。

  对于魁星楼文字说明,除《移建魁星楼记》中记载外,只有在民国时期日本人所办《盛京时报》,对魁星楼一次火灾及事后处理的报道中,所涉两次,但也只限于只言片语,其对火灾的起因记载也不尽相同,前后不一,反给后人留下了一不解之迷。

  1917年7月15日《盛京时报》报道:“城东南隅旧有魁星楼一座,高若干丈,其内柱梁非常高大,上架楼板数层。乃昨十二号晚七时,天降大雨,忽然雷震一声,移时该楼起火,由上层烧下,奈四围皆系砖镶,欲救不得,竟烧至次日午后,尚未熄灭矣”。此后,魁星楼被毁原因,一直被后人说成“因雷击起火”,此亦为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被后人作为史料而广泛采用。

  1917年8月11日,《盛京时报》又对“魁星楼起火”一事进行了重点报道,称:本埠魁星楼前被四区警察失慎燃烧,学界质问,警察厅长田伯海令其再修等情,已志前报。兹悉此事经士绅王白二君出为调处,该厅长已允赔偿小洋一千五百元,为建筑整理该楼之资,俟此款如数交付,即兴工修造云”。

  据此可断,魁星楼并非不是毁于天灾,而是人祸。因后者之报道的事故的原因及处理结果,已在火灾事故近一个月之后,此应为该起事故的真正缘由,应该是翔实可信的。至于说之后该起事故失传的各种原因,不得而知,但魁星楼却从此消失在长春人的视野之中。

  2012年,沉寂九十多年的魁星楼,再一次重现于人们的视野。2011年,长春市政府投资1.9亿元,对作为我市“十二五”重点工程之一的长春文庙即孔子文化园扩建,项目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魁星楼的复建作为该项工程主要项目之一,由政府出资700万元,在长春文庙的东南角,参照明信片的图案结构,对魁星楼进行建造。并提出依据史料在文庙内建造魁星楼,大肆宣传。一时间,专家、学者、媒体、知情者、亲历者纷纷刊文,接受采访,并各抒己见。

  “王太守到长春任职是1901年,文庙已经建立70多年,他的工作是把原在武庙一带的魁星楼移建到文庙里面来”。

  “据《长春县志》记载,魁星楼原址在伊通河边的武庙中,始建年代不详。1902年,王昌炽到任长春知府,当年就将魁星楼移建到文庙,历时数月而成。

  “城之东南隅,位居巽地,不有巍峨层阁,缺陷滋虞。王昌炽决定,把魁星楼移建于长春旧城东南方的文庙之中”。

  “为长春‘开启文运’,王昌炽就把魁星楼移建到这里,既能与文庙合为一体,又符合堪舆学之理”。

  “王昌炽在移建魁星楼的过程中,还考虑到长春‘(旧)城之东南隅,位居巽地,不有巍峨层阁,缺陷滋虞’,因此,决定把魁星楼移至长春旧城东南方的文庙之中”。

  “太守就把魁星楼移建到这里,既利用文庙的场地,与其合为一体,又符合堪舆学之理,可谓一举两得”。

  “知府王昌炽上任后不久,就由他决定把魁星楼由原关帝庙处移建在文庙里。他认为魁星楼位于关帝庙中,感觉位置不合时宜,应移建到合适的地方,就能振兴长春的‘文运’那自然就建到文庙了”。

  “和长春文庙有关的还有一座魁星楼。……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王昌炽任长春知府。这一年秋天,由他决定把魁星楼从关帝庙移建到文庙,为此他还写了一篇‘移建魁星楼记’”。

  上述各语句中,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王太守将魁星楼从武庙迁至文庙”。究其源,发现前例句中所列根据,均以《移建魁星楼记》为蓝本,凭“(旧)城之东南隅,位居巽地,不有巍峨层阁,缺陷滋虞”之句,借题发挥和推断所成。纵观《移建魁星楼记》,从头至尾,通篇阅后发现,有关“将魁星楼迁至文庙”之事,文中片言只字皆无。至于说“将移建魁星楼于城之东南隅”之语,也绝非指文庙,而是“城”的东南隅,况当时文庙所处位置为相对东南。也就是说,据《移建魁星楼记》所述,魁星楼并未移至文庙之内。如此说来,有关“魁星楼迁至文庙”之说,只是人们的一种臆想及对此事的无知。但这里也不排除某些学者为迎合某种趋势,给文庙建造魁星楼制造口实,为文庙扩建造势,恐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之疑。正如一位相关人士所言:“魁星楼的复建体现了一个城市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魁星楼的建成也有一定的旅游价值”,其言可谓一语中的,道出魁星楼真正“价值”所在。

  事实上《移建魁星楼记》中并未说将魁星楼迁至文庙内,而是迁至了“城之东南隅”,文中两次提到“城之东南隅”,“将移建魁星楼于城之东南隅”,“况城之东南隅,位居巽地,有巍峨层阁缺陷滋虞,今移建斯楼,若天命、地运、人事有莫之为而为者,其殆为文明之起点也欤(yu)?”。可见“城之东南隅”重要,要想解其惑,必先破其位置之解。一本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镜头里的长春》一书中,有一幅清宣统三年(1911年)手绘《长春府城厢区域图》。按该图的标注,魁星楼的位置与《移建魁星楼记》所述“城之东南隅”完全吻合,不偏不倚,正好位居“城”的正东南角,一个独立的区域,与文庙毫无相干,二者之间还有一街相隔,且互不相通。从图中即可看出,魁星楼的位置也不在旧城之内,其紧邻河边,若想去魁星楼,须经出东南门或从南门外绕行,方能到达。此也与近江书店发行的名信片中文字说明“长春南门外魁星楼”得以相互印证。

  上述事实证明,魁星楼与文庙既不相干,亦无任何关联,也不在旧城之内,而且正如王昌炽所述在城之东南隅。王昌炽在其《移建魁星楼记》中,还描述了建成后魁星楼风貌“斯时也,膏雨时澍,薰风徐来,清溪环流,万山遥映,-----。”按其所述“清溪环流”一句便知,魁星楼紧邻河边。这一点虽在其极其有限文字资料中鲜有记载,但在寥寥无几的几张旧时长春地图和图片中,可探知其方位和周边环境,从而确定其准确位置。除清宣统三年手绘《长春府城厢区域图》外,还有一张伪满时期发行的《新京市街图》,其中也明确标注了关帝庙、文庙和魁星楼的位置,并明确标注了魁星楼在伊通河边。

  在一枚1915年前,由竹岛书铺发行的《长春马市场》的明信片中,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张民国初年长春马市图案。该片为一张由中国海城寄往日本岡山的实寄片,主景图案为一马匹买卖市场,此片并未标明具体时间和地点,但从背面的大礼纪念邮戳所显现的时间为“4.11.12”,也就是大正4年11月12日,即公元1915年11月12日。据此可断,明信片的发行时间应为1915年之前。关于该片所处的地点,一直是众说纷纭,特别是对片中出现的主要标志物木质桥梁,到底为那座桥这一问题,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笔者经与长春同时期不同角度的桥梁对比发现,该片中的木桥为长春南门外的南大桥(南关大桥)。而且在放大了明信片的远景图案后,不经意间竟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图片的左侧影影约约可见关帝庙玉皇阁顶部;右侧则清晰可见高耸于岸边的三层塔式楼阁------魁星楼。如此收获,是对《移建魁星楼记》中“况城之东南隅,位居巽地,有巍峨层阁缺陷滋虞”;“斯时也,膏雨时澍,薰风徐来,清溪环流,万山遥映,左有嵯峨之回寺,右有崔巍之武庙,三峰鼎峙,秀气可挹”,最具有说服力的佐证。

  此外,还有一张魁星楼照片,拍摄时间不详,不过,从其破败不堪残垣断壁中,可断定应拍摄于1917年(火灾)之后。在这张照片中清晰可见,一条看上去宽宽的且并不太深河,河水中有3辆马车涉水而行。河边岸边有一个残余塔基伫立于岸边,其残留部分与魁星楼下部完全一致。从照片中透露出的信息,推翻了以往人们对魁星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错误论断,忽略了其高高的基座的存在。其实,现实中的魁星楼是由底座和塔身等四部分组成。另外,过去对魁星楼底层为青砖砌筑,上有圆形窗洞的说法,看来也并不准确,只知其有“圆形窗洞”,不知其还有一拱形楼门以及阶梯。

  归纳起来,有关长春魁星楼历史与民间传说,以及近年来媒体的宣传,与事实不符之处有如下几处:

  (一)王昌炽到任长春知府时间是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也就是公元1901年。而其迁移魁星楼的时间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并非传说的“1902年,王昌炽到任长春知府,当年就将魁星楼移建到文庙”。

  (二)在长春府知事王昌炽所撰《移建魁星楼记》中,并未提到将魁星楼迁往文庙之事,此纯属后人臆断所为。

  (三)《移建魁星楼记》中所称“将移建魁星楼于城之东南隅”,是指“长春城之东南角”,而非“文庙东南角”。

  (四)魁星楼的位置不在旧城之内,其紧邻河边,所处位置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区域,二者之间还相隔一条街,且互不相通,且无关联。若从文庙至魁星楼,须出东南门或南门(绕行),方能到达。

  (五)纠正了以往关于魁星楼建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错误判断,并通过照片证其是由一层高高的基座和塔身等四部分组成。

  (六)通过照片对照,发现一层周围设有圆形窗洞的说法并不准确,只知其有“圆形窗洞”,不知其还有一拱形楼门以及阶梯。

  (七)文曲星和文昌星属两个星宿,虽然二者都主文,同样是聪明才智的象徵,但文昌偏重於刀笔功名、典章制度、文喜契据方面,较属於经世致用的理性学术追求;文曲则偏重於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面的才艺研讨,较属於生活情趣的感性内涵充实。

  魁星楼,这座曾经是长春标志性建筑,一座百姓祈望开启“文运”的圣殿,当它再次重现人们的视野时,几近百年后。它的此次复归,并未像以往一样,肩负开启“文运”使命。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大,其亦无法再居“城之东南隅巽地”,更难成为长春标志性建筑,只能作为一种渐行渐远的文化符号,居于主流文化的边缘。对于魁星楼的一些探讨,现在看来,已无实际意义。但是,为了尊重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使长春人对自己城市过去,有一个相对准确了解,使之勿失偏颇,方为本文的目的所在。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09-06/2329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