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老师要求学生每周抄写两篇作文并背会这种方式我不赞同!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作文课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怎样让孩子们写好作文,一直是困扰家长和老师的课题

  作文课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怎样让孩子们写好作文,一直是困扰家长和老师的课题。目前,作文教学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教师教无定法,没有成型的教材,只有伴随每单元课文的习作有固定要求,随意性大;学生作文无奈,也想写好作文,但就是很难改变现状。

  朋友的女儿今年上五年级,老师每周末都会布置学生抄写两篇完整的作文,抄写内容由家长和学生决定,作文书中的优秀篇目都可以,并且要背下来,每周一会抽查。抄写没有难度,可是背诵难坏了家长和孩子,要想背会一篇几百字的作文需要不少时间,何况是两篇。

  背作文、抄作文在学校教育中并不少见,甚至有时候老师不留,家长也会逼着孩子去抄、去背,认为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好方法。

  我不赞同这样让孩子学作文!封存在文字中的美好声音需要去感受,而不是去记忆!

  我的作文教学实践的体会是:作文训练先从小训练语感,然后按照课内课外两条线进行,既要重视向内积累,更要注意向外延展。

  一二年级和作文无关吗?不!我始终以为,一二年级是培养孩子找到文字之美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时期。除了识字认字,最迫在眉睫,不容耽搁的事情就是读,声情并茂地读,多多益善地读,用朗读叩开语文之门,找到进入作文的那一条小径,然后渐渐拓宽。可是,不是所有老师和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一点,错过了培养语感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只注重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错过了,就长久地错过了。如果有小学六年阅读的坚持,任何孩子写作的大门都会打开。不要在乎读过又忘了,不要为了作文强行记忆。当细雨滋润田野,很快又会被风吹干,然而当细细的嫩芽从土地冒出,我们就会记起小雨的降临。

  课内积累:语言训练的目标要很明确,还要讲求实效。训练要循序渐进,把听说读写捆绑在一起进行训练。仅就积累这一方面我通常有这几种做法:抄写优秀句段(格式、标点要严格要求)、听写(一段话、一篇文读一遍,让学生记忆并改良加工)、视写(规定时间看,然后还原并改进甚至超越原文),重点不是一字不差生硬地记忆,而是再加工。

  成人都明白积累的重要性,但积累不是记忆或者填充,更不是每天背一篇作文就能深化的,生硬的记忆不是积累,会破坏孩子对作文的多方向感知,造成生拉硬扯,语言积累是靠阅读进行的,在阅读中领会表情达意的语言组成和内容组织的结构方法,这样积累,才会慢慢懂得什么是具体,什么是总分,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素材一起沉淀在记忆里才是积累。

  课外延展:课堂训练作文和课外生活作文并没有冲突,课内练技巧,课外捕捉灵感,才是提升作文的最好方法。课外作文训练以日记为主,我会鼓励学生放胆写。只要有所感都可入笔,不要任何束缚,我绝不会因为格式、选材、篇幅长短作出批评。所以,学生日记是很有看点的,甚至有的叫人拍案叫绝,这也是很多专家呼吁废止命题作文的原因吧。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11-08/4773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