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CEO周成刚对话吴伯凡:很多父母所谓理想的教育方式都是错的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原标题:新东方CEO周成刚对话吴伯凡:很多父母所谓理想的教育方式都是错的  2018年11月24日,第十一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原标题:新东方CEO周成刚对话吴伯凡:很多父母所谓理想的教育方式都是错的

  2018年11月24日,第十一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聚焦“让孩子成年又成人”,旨在唤醒父母更健康、更理性地爱孩子,使孩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心智成熟的社会公民。

  现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与著名学者、商业观察者、评论家吴伯凡就“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话。

  周成刚:家庭教育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寻找更多的道路,可以走向更多的目标,使用批判性思维,在这些不同的方法里找到一条最好的路。首先,我们从定义开始,您对成人和成年是怎么理解的?吴伯凡:其实教育主要是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你大于你自己,而不是等于或小于你自己。中国古代把受过教育的人叫大人,大学就叫大人之学。所以,成年是指生理年龄,成人是指心理年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解决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不匹配的问题。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这个题目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很多人,不仅仅是孩子,包括成年人,都有可能是成年了还没有成人。

  周成刚:我是这么理解的,成年更多的是从生理上的年龄来说达到一个阶段,如18岁或者20岁;成人是更加复杂的现象或者过程,成人是要通过成长来完成的。那么,每位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不仅成年,还要成人,成人用什么标准衡量?

  吴伯凡:我特别同意阿德勒提出的三个人生基石。所谓成熟,第一,要认识到世界的客观性。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尤其在中国这种“421型”社会是家庭的中心。如叔本华所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视野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所以,孩子成熟的第一步,就是逐渐地意识到,每个人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个体。

  第二,要学会给予大于获得。婴儿成长的过程是获得和给予之间逐渐平衡的过程,逐步成熟的标志就是一个人给予的东西要远大于他获取的东西。

  第三,对他人的立场、利益、观点、感情给予足够的尊重。这是成年人的标志。所有的教育,不管你是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假如没有这三个基石,是没有效率的。

  周成刚: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人,成人之后他有判断力了,心理越来越成熟了,能够做决策,走上职业道路了。但是我相信,有更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要成人,还要成才,这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了。成人、成才和成功之间,有哪些区别或必然的联系?吴伯凡:我先说大家比较认可、比较通行的观点,在对孩子的期待上肯定有民族性的差异,这跟一个民族特定的生存状况有关。

  我观察到,印度、日本人口也多,但他们的焦虑程度似乎比中国轻得多。我跟一个印度的朋友聊,在中国堵车的时候会特别焦虑,他就很坦然,说:“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是轮回的,没有那么着急,这辈子怎么样,下辈子可能换个样子。”日本人心里特别急或者不喜欢一个人,不想跟他说话,会做出一种很礼貌的方式,让你感觉到他不愿意跟你说话,而不是直接表达。

  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美国也存在这种情况,社会阶层比较低的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诉求会越强,除了少数黑人以外;反而是高知社会层级的人,对孩子没有那种强控制的诉求,他会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简单地要把孩子打造成一个什么样子。

  周成刚:我在美国和加拿大都看到,中国移民越来越多,好多人初衷是为了脱离过去,让孩子轻轻松松地学习,结果去了以后发现更苦,因为他们缺少积累,必须要走在前面。所以,国外大部分私校招收了很多中国和韩国的孩子,各个都有十八般武艺,各种证书,导致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家长本意是想打造个性化的孩子,结果是非个性化的孩子。在中国,对孩子的教育进入了一种清单化的方式:3岁以前干什么,学前干什么,小学要干什么,中学要干什么……每一件事情都由父母安排,甚至父母还部分地参与了,未来这样的教育行吗?

  吴伯凡:我刚才用了一个词叫“打造”。按照一套质量体系、一套流程、一套系统打造一个“成品”出来。刚才提到清单,我想起一本书说过,这个世界上事情的难度分为三个等级:一个是简单的事,一个是复杂的事,一个是超级复杂的事。

  什么是简单的事?造汽车。一个零件装错了,可以把它拆开,重新装好,零件的数量是固定的,操作流程是固定的,哪怕一辆汽车有两万个零件,它都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什么是复杂的事?造火箭。除了体型大,设计的系统多之外,火箭绝对不允许出错,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它非常复杂。

  什么是超级复杂的事情?教育孩子。第一,全世界没有公认正确的操作手册,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流程。第二,不知道有哪些“零件”,有多少“零件”。而且,不同的人拿到这个“零件”,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这是超级复杂的事情。

  周成刚:是的,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打造孩子,却不一定是社会需求的孩子。社会的需求和个人的理想之间会有矛盾,是否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按照我的理想打造了孩子,未来走上社会又有用,这不就是成功的教育吗?

  吴伯凡:所谓理想,顾名思义,就是按照道理想的事情。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很多都是没有道理的。好多父母所谓理想的教育方式,是按照他的道理想出来的方式,这种所谓的理想的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错的。

  周成刚:我自己有时间会到国外看一看。现在,中国有好多观点在争论,到底哪里的教育是最好的?有的人说美国的教育最好,送孩子去美国。我感觉,美国更多坚持的是精英教育,很多学校都要收很高的学费;中国的教育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相对不公平,一些沿海城市走向精英教育,西北部还在进行普及教育;最近又冒出一个新的观点,最成功的教育不在美国,也不在中国,而在北欧,很多世界一流的大学,目前还有好多不收学费,向全世界开放提供。

  欧洲的教育理念,包括芬兰、瑞典、挪威,认为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的,更在意的是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相对充分的发展。我也认为,每一个孩子表现的才华是不一样的,心智的成熟也是有不同的阶段的,发展的路径是不一样的,用同一种方法,刻在同一个模型里,一定会有部分孩子胜出,而相当多孩子掉队和落后。所以北欧强调,我们不能落掉任何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才华,社会需要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才华。

  吴伯凡:我们先看结果,你看世界创新力排行榜,像瑞典、芬兰不会排到五名以后,好多时候是排在前三甚至第一,尤其在瑞典这个国家,900万人,相当于我们朝阳区的人口。在这个国家里,平均15万人拥有一个世界的企业,比如说宜家、沃尔沃。很奇怪的是,瑞典人的生活状态很悠闲,人们不是那种往前跑的状态。

  世界上现在有几种创新类型:一种叫维持性创新,好上加好,做得好的是德国和日本,它不创造新的东西,但是做到极致;还有一种叫颠覆性创新,美国人最擅长,从0到1的创新。

  赫尔辛基理工学院培养出来的人,创新能力这么强,答案就一个,他们是在培养人,我们是在打造工具,这是很不一样的。盖洛普有一种说法,人有38种优势,但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几乎默认人只有一种优势,就是考试。

  中国人的安全感和充裕感不够,要拼命地挣钱,北欧人不这么干,非洲人也不是,这也正是我们的优势。

  周成刚:刚才您说,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胜出。这里又有一个独特的中国现象,比如,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从小学各种各样的特长,是为了让孩子进很好的小学、中学,考更好的大学,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之后,这个奋斗基本就结束了,接下来必须结婚生孩子。所以大家说,中国那么多孩子学了奥数,为什么没有那么多数学家呢?是不是跟中国部分家长的相对短视和功利思想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现象我们能不能改变?吴伯凡:好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家庭的教育不是投资,而是消费,一种攀比式消费。好多时候,父母教育小孩、教训小孩的时候,根本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是自己高兴了,说一些高兴的话;不高兴了,在公司不如意了,发泄到孩子身上,在自卑当中寻求超越。这种教育,这种病毒不去掉的话,就会导致迎合攀比式教育消费的机构越来越多。

  周成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家长们更多的焦虑,孩子要么送出国,要么学个十八般武艺,您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吗?有没有办法解决?吴伯凡:我觉得是很困惑的,教育在哪儿,比如经常有人说,吴老师你给我开个书单吧,我觉得这是极不负责任的,一定要对症下药。教育也是这样,一定要对这个人充分地了解之后,才能带有处方式地给出方案,而不是美国的教育好就送到美国去,美国的教育可能根本不适合你的孩子。先搞清楚你想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没有回答之前,就像你不知道你得什么病之前,立即跑到药铺里面抓一把药吃,这是很荒唐的事情。

  周成刚:现在很多孩子读大学,都想读商科,我觉得这一点犯了严重的错误。我们总觉得,读了商科,可以到华尔街挣很多钱,这就是成功的。为什么北欧的教育经常被评为全世界相对最成功的教育?就在于他们发挥了每一个孩子更多的潜能,发挥了每一个孩子更多的本领,让他们各得其所,因材施教,同时最终让他们自食其力,让每一个人过上了幸福、自信、有尊严的生活,所以这就是教育被认为成功的概念和理念。

  最后谈一点我自己在家庭教育里的独特感受,可能和一般的专家不同。我一直认为,在孩子的教育当中,我一直把他的生理健康摆在第一位,价值观的正确摆在第二位,技能获取摆在第三位。因为我觉得,没有身心的健康,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未来一切都是空谈。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分不如学习,学习能力的获取永远比学分更重要。成功不如成长,因为成长是一辈子的,而成功是阶段性的。所以,让所有的家长和同行,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中国的特色的家庭教育,未来才能够走向世界,拥抱世界,去引领这个世界。

  吴伯凡:活着,幸福地活着,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地活着。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有这种意识的话,才是真正的成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iaoyu/2018-11-30/6470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