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立场选夏令营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在琳琅满目的夏令营产品中,如何结合孩子的兴趣寻找合适的项目?哪些是必须考察的?怎样甄别不同项目的含金量?这些都是选择夏令营项目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在琳琅满目的夏令营产品中,如何结合孩子的兴趣寻找合适的项目?哪些是必须考察的?怎样甄别不同项目的含金量?这些都是选择夏令营项目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STEAM教育趋热,机器人编程类的夏令营受到热捧。崇文小学信息老师张东认为,机器人编程类的夏令营注重培养孩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家长选择时不要盲从,“从未尝试过编程的孩子,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兴趣,其次是看有没有天赋。”

  张东提醒家长,不同年龄的孩子在选择此类夏令营项目时,参考的标准也不同。低年级孩子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如乐高机器人等通过将模块图形拖拽到一定位置,就能够执行相应的命令。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形象化、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适合培养兴趣的初级学习者。中高年级学生可考虑相对复杂的机器人编程项目。

  “在项目选择上,家长可考虑各区科技馆组织的编程类夏令营项目,老师的教育背景、教学能力较强;主办方也会根据孩子情况安排难度适宜的赛事。”张东说。

  不同于传统的室内教学,自然探索类夏令营以户外活动为主,多在自然资源丰富的野外举办。对这类夏令营,安全和教学质量是家长最关注的。

  自然探索类夏令营资深带队老师康宁建议:选择该类项目时,先根据招募通告了解参与地点的基本环境。有些地方虽然物种资源丰富,但风险高,不建议选择,尤其是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时,更要慎重。其次,看师资,老师如果没有系统学习、野外实践经历弱的会极大影响活动效果。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老师流动性高,家长难以通过宣传资料了解师资真实情况,根据以往营员的反馈来判断会更有效。最后,家长还要关注项目人数。通常,营员不超过15人、老师不少于3人是最合适的配比,既确保安全也能保证教学效果,“师生最佳配比为4.5:1,老师过少或营员过多都不建议选择。”

  军事类夏令营的核心理念是训练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好习惯和团队精神,磨练意志。北京西点训练营负责人江波表示,军事类夏令营一般适合10岁以上、自理能力欠缺,缺乏纪律性或过于自我中心的孩子。

  曹山迪去年将从未离开自己身边的两个女儿送入8天的军事训练营,“她们在家养尊处优,没有时间观念,想借此加强孩子的纪律性。”

  军事类夏令营包含强度较大的户外训练项目,安全是首要问题。江波说,“夏令营的安全性和训练效果取决于教官,家长需重点考虑是否有专业专职教练和保障团队。”此外,经营管理经验是否丰富,训练管理理念是否系统化,场地和营地是否专业也是鉴别夏令营优劣的核心要素。

  为了让孩子提前感受名校氛围,激发学习动力,不少初高中学生的家长倾向于选择名校游学类夏令营。但由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思想成熟度不同,他们在游学类夏令营的收获会有较大差别,家长应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选择。

  世纪明德研发部负责人李静表示,“初中生对大学对未来只有模糊定位和憧憬,关心大学学习生活相关问题。高中生则更关注学习方法、高考志愿填报等问题。

  选择名校游学夏令营时,课程和导师是关键。李静说:“探访名校,并不是带学生参观校园这么简单,还要有适合学生的课程,配置专门的课程手册,并逐步匹配相应的任务卡,让 游览和任务相融 才能避免 有游无学 。”

  娱光前途创始人周娱光表示,名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与学生的相处时间和交流方式是此类夏令营赢得口碑的核心。此外,家长希望夏令营发挥持续性影响,“有家长反馈,孩子虽在夏令营刚结束时有所改变,但不久又故态复萌。”因此,导师能否在夏令营结束后与学员保持联系、提供跟踪指导也是家长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暑期还没开始,侯鑫已开始为女儿物色夏令营项目。继承了父母的天赋,女儿侯佳彤既爱唱爱跳又爱动手编程。

  侯鑫说,女儿从二年级开始参加了舞蹈、机器人编程等课外兴趣班,接触这类夏令营项目也是从这时开始。侯鑫认为,夏令营项目提供的系统化训练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习。侯鑫在给女儿选择夏令营项目时很有针对性,围绕着孩子的兴趣或之前已经参与过的课外活动展开。“因为兴趣班的老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了解得更全面,我也会跟老师商量,结合孩子的成长需求和现阶段的学习情况来选择。”

  一般来说,国内技能提升类的夏令营在招生前都有体验活动,侯鑫会带着孩子参加。“一方面,我能提前了解夏令营的活动内容、形式;另一方面,也能观察孩子和老师的互动、与同伴的协作,看看孩子是否真的有兴趣。”体验结束后,侯鑫会问孩子:“你学到了什么内容、你还想再了解什么?”侯鑫认为,孩子如果有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思考这些问题,家长也能够判断这个夏令营是否适合孩子。

  侯鑫认为:不管孩子是否有明确的兴趣爱好,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选择。以“托管”孩子为目的,让孩子的假期被夏令营等活动填满,对孩子很不公平,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侯鑫也不建议家长花费太多时间奔波于各种夏令营之间,“夏令营通常不超过一周,我一般会给孩子报名2个夏令营项目。如果时间太长,孩子会疲惫,效果也不会很好。”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junshi/2018-09-22/3257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