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19世纪的艺术和知识领域科学知识扩展的方式有哪些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小编是一个非常喜欢艺术的人,所以平时没事做的时候就研究一些西方的艺术,小编觉得西方的艺术非常的高深,比较深刻,前几天小编看了一些关于19世纪的西方艺术的发展资料,想了想觉得很有意义,所以今天就呢大家分享一下小编的所见所解

  小编是一个非常喜欢艺术的人,所以平时没事做的时候就研究一些西方的艺术,小编觉得西方的艺术非常的高深,比较深刻,前几天小编看了一些关于19世纪的西方艺术的发展资料,想了想觉得很有意义,所以今天就呢大家分享一下小编的所见所解。各种不同的纯文学派系和诸如雕塑与建筑等主要艺术则处于极端与清高的情感之间。极端的情感以画家为代表,他们以一种早熟的狂热摒弃了旧的绘画规则:而清高的态度则为欧洲音乐家所持有,他们以此来鉴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出现的爵士乐和无调性音乐。找出激进的特立独行的先驱并不难。回忆一下,诸如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小说,阿瑟·施尼的剧作,或者亚历山大·布洛克罗丹的雕刻和康斯坦丁·布兰年的诗,或者奥古斯特·卡塞的早期以极简练的手法完成的雕塑等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在建筑方面同样如此,安东尼·高迪的水泥浇铸的离奇曲线作品,路易斯·沙利文的钢架结构摩天大楼高耸屹然。两者尽管风格各异,但在摒弃传统限制规定方面都是一致的。这些限制部分是来自欣赏力,部分是来自旧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限制。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人仍属极个别之列。在西欧各国,文学、雕塑和建筑的主要潮流继续沿着陈旧的路径前进,大部分可追溯到1516世纪。那时,各国的文学语言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和建筑形式都首次被固定下来。然而在俄国,影响极大的文学在19世纪日趋成熟。其中最著名的是亚历山大·普希金。差不多所有伟大的俄国作家对西欧文化传统都表现出一种较深的矛盾心理。

  自1917年以来,许多西方人已经开始对继承他们的文化遗产产生模棱两可的情绪。这意味着19世纪俄国作家像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修昔底德一样有时奏出很有现代味道的旋律例如菲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预见了许多具有20世纪特征的东西。开始时人们并不以为然,因为彼得大帝的革命性改革使俄国文化自治陷于崩溃,它把俄国人从心理上置于西方各国的前面,而这些国家文化的固有形式持续的时间还更长些。因此,当几乎没有西欧人怀疑他们的文化遗产本身的优越性时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会觉得不可能比较容易又自动地接受任何一种文化思想体系。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许多和他一样的人曾希望丢弃西方文明但又想把它据为已有;他们既珍视又轻视那把俄国与西方区别开来的具有自己特点的东西这种紧张状态心理只能通过自觉的努力,多少有些武断地把一种文化思想体系统一起来,才能得到解脱。但是在痛苦选择之后,这种选择充其量是一种不情愿地改变他们信仰的代替物,他们坚信文化过渡是不受干扰的一他们经过深思后的新认识将会在高超的艺术和深刻的思想方面产生极其丰富的成果19世纪的俄国文学反映了他们这种处境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内容。他们与我们在文化方面见地的相似之处在于:大家都预见了20世纪西方文学的许多特征西方科学和西方艺术一样动荡不定。

  在法国大革命和俄国革命之间的年代里,物理学家和他们的科学伙伴们确立了一种关于非凡力量和朴实之美的世界观:把宏观的广泛性与微观的精确性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验加以确认,并且在新技术领域里得到认可。这个科学结构的主线世纪就已经形成了。那时,近代物理在围绕着运动中物体的精确测量方面首先呈现出标准的形式。但是,在19世纪,这个理论体系的范围和力量广泛地扩大了,以致人们都梦想以它的形象为准来修正所有的知识。科学知识通过两种方式扩展:承认把以前看来彼此没有关系的事件变成具有广泛的一致性的特殊事件的新“法则”。

  把众所周知的物理法则运用到各种新现象之中。第一条实施后出现的成果有詹姆斯·焦耳热与功之间等量转换的发现,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数学方程式,把各种不同形式的辐射能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电磁辐射。第二条实施后则出现了实验物理的方法及概念在化学、天文学、生物学、遗传学和地质学等诸多不同科学领域里的运用,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信服并且显而易见的成就。这些成就有助于在四个基本要素限定的一个精确结构的宇宙里,把结果简化为更明确的事件。

  直到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时,空间和时间仍旧保持着由伽利略设想、牛顿定义的精确、统一、绝对的整体。另一方面,物质的概念经历了一次显著的精细化。直到19世纪末期,它才开始极为令人困地失去了本身的完整性。19世纪初期,化学家们已能区分分子和原子。大约从19世纪中期开始,他们又学会了如何用已确立的精确度来分析分子的微观结构。到19世纪末期,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联手研究原子这个迄今为止已成为物质最高级又难知其究竟的成分。20世纪头10年,电子发现取代了原子从而成为物质中最基本的成分。

  同时,从前的“纯”原子已成为太阳系的缩影,即电子如行星般围绕着“纯”的原子核旋转。19世纪的科学家把普通、单纯,一般概念的物质分解为成群、越来越微小并且广泛分布的分子的方法和使能量变得更“纯”的方法融合在一起。“能量”这个术语本身要求相当新的意义。精心测量2在明显不同的结果中建立了能量守恒,诸如化学反应、敏感物体运动、分子和电子运动、热、声、光、磁力以及新近发现的像无线电波或X线这类的放射线。

  任意物理状态变化的能量不灭定律,早在1847年就被赫尔曼·路德维希·费迪南·亥姆霍兹从理论上提示出来了后半个世纪的每项发现看来都是对这项定律的确认,并为此定律增添了新的例证。化学家已经成功地学会控制物质的不灭变化,看来和物理学家特别关心的称为能量的不灭变化是类似的。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物质与能量的交叉点构成了19世纪科学的物质世界。从理性上说,这是一个舒适的世界;从感性上说可能又有点儿冷冰冰。如果小编生在那个年代或许感受能更深刻一些,试想一下,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在充满艺术的氛围里陶冶情操,多么美好的事情呀!大家喜欢西方艺术吗?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keji/2018-12-03/6697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