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耕宇牧星科技创新托举航天梦

来源:本站 浏览

小编:  “耕宇牧星兮征远方,征远方兮费思量,征远方,费思量,道济天下兮路漫长

  “耕宇牧星兮征远方,征远方兮费思量,征远方,费思量,道济天下兮路漫长。”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团队的试验队员杨湛林写下的几行诗句,一个航天人的浪漫情怀里,透着这支团队壮志傲苍穹的航天梦。

  从第一艘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到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闪耀天际,再到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飞向月球……在改革开放40年的洪流中,航天科技集团依靠自主创新,迅速缩小了与航天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探索形成了一套在技术开发、协同合作、质量保障、人才保障、多元投入、技术转化等方面符合国情的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中国特色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之路。

  2018年11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发射方式顺利将我国第18颗、19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至此,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中国“北斗”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目前北斗三号卫星上所有使用的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除了“北斗”,还有响当当的“大国重器”——长征运载火箭。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不久,中国航天人将目光投向国外。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向世界正式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投放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5年后,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打开了中国航天迈向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大门,使中国成为继法国、美国之后,第三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然而,闯荡市场并非一路坦途。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航天商业发射遭遇失利,加上美国对中国卫星及卫星设备的封锁,中国航天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份额归零。

  面对低谷,中国航天人发奋图强,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制定了“72条”“28条”“质量归零双五条”等一系列严格的管理规范,并采取“中国火箭+欧洲卫星”“中国火箭+中国卫星平台+欧洲载荷”的创新模式,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重新走向国际商业航天市场。

  经过40多年的发展,长征运载火箭成为了拥有17种型号的“大家族”,具备了发射低、中、高轨道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截至2018年12月8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294次,成功率为96%,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科技集团不仅铸就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三大丰碑,还培育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东方红卫星、东风导弹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北斗导航、高分辨对地观测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和武器装备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科研处副处长卞靖说。

  如今的成就,离不开40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淀。在这些亮丽的“国家名片”背后,是航天生产的创新再造:优化科研生产链条,坚持零缺陷质量管理,将发射场周期缩短了30%,产品交付周期缩短了40%,确保产品质量可靠性不断提升。4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依赖国外支持到高度自主可控的转变,从以跟踪为主进入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12月,是中国空间技术创新的试验“特区”。实验室瞄准原始创新,围绕空间科学的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问题开展探索研究,“我们实验室里,先问新不新,再问成不成。”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一位来自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介绍说。实验室以“创意中心、研究中心、孵化中心”为业务发展定位,瞄准的都是10年之后可能出现的技术。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然而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使用、为目的而创新。”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杨慧如是说,作为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六大系统中的两大关键系统——北斗导航卫星和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在北斗二号卫星研制中,研制团队共取得了200多项专利,其中一项专利获国家专利金奖。

  如果说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是航天科技集团“技术创新”的代表,那么“四个一代”则是机制创新的宝贵财富。所谓“四个一代”,是指“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

  航天工程耗时长、环节众多,既要保证持续的技术创新,又要保证关键项目按时完成,不是一件易事。航天科技集团的老专家们把“探索一代”比喻成“要下地的种子”,“预研一代”是“地里种的庄稼”,“研制一代”是“锅里做的饭”,“生产一代”是“碗里吃的饭”。

  “四个一代”起步于国内工业基础薄弱、面临重重封锁的年代,逐步形成于科学地组织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攻克了一个个技术瓶颈和难题。“四个一代”技术开发机制,充分调动了科研和生产的潜力,解决了科研生产线上的忙闲不均问题。同时,大大加快了各项航天工程的研制进程,保障了航天工程型号循序渐进和系列发展,是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乃至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航天科技集团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创新体系,若干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制造车间等成为一个又一个孕育重大技术的摇篮和平台,培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了适合航天事业发展的科研、工程管理和技术转化体制,积淀了深厚博大的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灵魂的优秀文化,为我国迈向航天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验室里有创新,雕刻刀里也有创新。”大国工匠徐立平,为铸“利剑”不畏险,“雕刻”火药30年,他的事迹在航天领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了解,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精准射程。徐立平在给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的过程中,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自己的判断。为了练就这样的本领,他练坏了30多把刀具,最终将误差控制在0.2毫米以内,保证了100%的合格率。他还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获得2种国家专利。

  在航天科技集团,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高大上”的前沿技术和开发机制中,也体现在平凡的岗位和班组之中。

  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王连友,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精密制造中心数控班班长。30多年前,王连友刚入厂时,对年轻人的培养模式还是依靠传统的“师带徒”,但随着精密制作机床设备的快速更新换代和复杂高端化,越来越要求操作者成为具有全面技能知识和极强适应能力的“全才”。为此,王连友创新推出“N+1+M”的技能人才快速培养模式。N代表多位高技能人才师傅,1代表一名接受培训的徒弟,M代表徒弟要学习的多种操作技能。这种模式使“一师一徒”变为“多师一徒”,不但使一人掌握多项技能,成为多能工,还实现了“一人多岗,一岗多人”,避免了生产中的不稳定风险。这使得年轻技能人才呈现井喷式增长。

  近年来,王连友班组共有7人次获得国家级和集团级数控竞赛的前三名,还培养出3名特级技师、17名高级技师和17名全国技术能手。

  这样一批批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得益于该集团长期以来对技能工人的高度重视,以创新人才作为自主创新的核心要素,形成了人才发现、引进、培养、成长、激励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建设机制,切实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调研组人员告诉记者,“航天科技集团建立了一套特色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实行津贴向一线倾斜、向科技骨干倾斜,对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设立航天功勋奖、创新奖、贡献奖和金牌班组奖,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和一线技能工人的创新动力。”

  据了解,航天科技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将研发投入作为对各级考核的重要指标;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机构,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17年,申请专利6256项,获授权3710项,知识产权转化效益达4.79亿余元;培养造就了一支以31名两院院士、100余名国家级专家、540余名型号“两总”和520余名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代表的人才队伍,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截至2017年底,航天科技集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7项、一等奖16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5项,申请专利4.5万件,授权有效专利2万件。

  风举鲲鹏路万里,蓄势扶摇再腾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吴燕生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航天科技集团必将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支撑世界一流军队为标准,以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为目标,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新高度,在浩瀚太空中镌刻出更多属于中国人的荣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当前网址:http://www.sx-news.com/keji/2018-12-13/7470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陕西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可能喜欢的: